本地电视剧收视每况愈下,不复以往的今天,还有收视保证这回事吗?联合早报记者翻出过去11年来所统计的年度收视榜数据,从演员、题材、监制和故事人这几方面,尝试找出本地剧收视保证王牌。


谁是新传媒本地剧的收视保证?在电视收视每况愈下,不复以往的今天,还有收视保证这回事吗?


本地哪些演员演出的剧集倾向高收视?题材、监制和故事人有没有分别?


《联合早报》记者抱着好奇,以这几点为大目标,决定从2005年两台回归一台那一年开始,翻出过去11年来所统计的年度收视榜数据,计算出答案。


首先是找出谁是收视保证演员。


记者根据每年收视三甲的戏剧,找出主角,再根据各剧排名依次给分,如收视第三名的主角,每人1分;第二名每人2分;第一名每人4分。第一二名的分数差距较大,是为了凸显冠军剧的重要性。


另外,记者认为,凡是重头剧或是大堆头演员为主的戏剧,演员将不得分。这是因为这类剧的预算一般较大,有较多动作、爆破场面,也动员众多演员演出,可以说,这类剧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在个别演员身上。


另一方面,有若干家庭剧以群戏为主,主配角的戏份差异不大,一律不给分以示公平。这么一来,能够打进三甲的小成本剧主角获得分数,才能彰显出其演员的号召力。


从2015年追溯至2005年的收视前三名戏剧、主角、剧种、监制、故事人如下表。



































































































































































































































































































收视三甲作品

主演

剧种

监制

故事人

2015年

冠军:《虎妈来了》

黄碧仁

家庭

邬毓琳

洪荣狄

亚军:《你也可以是天使》

郑惠玉、王禄江、林慧玲

医护

王尤红

刘清盆

季军:《信约:我们的家园》

重头剧

怀旧

黄光荣

谢俊源

2014年

冠军:《三个愿望》

王沺裁、黄碧仁

家庭

哇哇映画制作

 

亚军:《警徽天职3》

重头剧

警匪

张龙敏

谢俊源、陈耀、张彦平

季军:《Missy先生》

王沺裁

医护

邬毓琳

黄佳华

2013年

冠军:《警徽天职2》

重头剧

警匪

谢敏洋

谢俊源

亚军:《志在四方》

重头剧

社会写实

王尤红

洪汐

季军:《信约:唐山到南洋》

重头剧

怀旧

谢敏洋

洪荣狄

季军:《好运到》

夏雨、黄文永、陈莉萍

家庭

王尤红

刘清盆

季军:《曙光》

郑斌辉、曹国辉、陈邦鋆、张振寰

励志

杨锡彬

许声亮

2012年

冠军:《我们等你》

黄俊雄、陈凤玲、方伟杰、谢静仪、吴劲威

青春励志

苏美莲

刘清盆

亚军:《对对碰》

重头剧

家庭

张龙敏

洪荣狄

季军:《花样人间》

重头剧

怀旧

王尤红

陈锦兰、谢俊源

2011年

冠军:《四个门牌一个梦》

夏雨

家庭、社会写实

王尤红

刘清盆

亚军:《警徽天职》

重头剧

警匪

谢敏洋

彭凯毅、谢俊源

季军:《行医》

李铭顺、刘子绚

医护

哇哇映画制作

 

2010年

冠军:《我在你左右》

陈汉玮、彭耀顺、瑞恩

灵异

苏美莲

陈秀群、刘清盆

亚军:《红白喜事》

郑斌辉、欧萱、黄俊雄、刘子绚

行业、社会写实

赖丽婷

杨锡彬、谢俊源

季军:《过好年》

瑞恩、陈澍城

家庭

袁树伟

黄佳华、林锦兰

2009年

冠军:《煮妇的假期》

向云、郭舒贤、洪慧芳

家庭

全方位制作

 

亚军:《团圆饭》

群戏

家庭

苏美莲

洪荣狄

季军:《乒乓圆》

戴阳天、洪赐健

体育

赖丽婷

洪荣狄

2008年

冠军:《小娘惹》

群戏

怀旧

谢敏洋

洪荣狄

亚军:《奶爸百分百》

彭耀顺和演他女儿的宝宝吴俐恩

家庭

全方位制作

 

季军:《一房半厅一水缸》

重头剧

家庭

何法明

洪荣狄

2007年

冠军:《宝贝父女兵》

郑各评、白薇秀

家庭

李宁强

洪荣狄

亚军:《宝家卫国》

群戏

家庭

王尤红

陈耀

季军:《幸福双人床》

郑斌辉、黄碧仁、刘子绚、方展发

两性

李宁强

洪汐

2006年

冠军:《爱的掌门人》

群戏

家庭

杨锡彬

许声亮

亚军:《大男人小男人》

黄文永、张耀栋、杨志龙 

两性

全方位制作

 

季军:《百万宝》

李南星、郑惠玉

行业喜剧

李宁强

洪荣狄

2005年

冠军:《同心圆2》

重头剧

家庭 

李宁强

黄佳华

亚军:《阴差阳错》

陈之财、陈莉萍

灵异

杨锡彬

陆慧凝

季军:《同心圆》

李司棋

家庭

李宁强

黄佳华

黄碧仁——目前唯一最有收视保证的演员


综观12年来的三甲,总共有38部剧上榜(2013年有三部剧共享第三)。其中,16部可归类为大堆头演员的重头剧或以群戏为主的剧集,剩下22部有明显主角可以计分。


统计结果,黄碧仁毫无悬念地以10分(一部冠军两部季军)遥遥领先。接着是黄俊雄、彭耀顺各以6分居次,再来瑞恩、王沺裁和夏雨同得5分排名第三。


黄碧仁在10年前两台对战期间,就凭家庭剧的坚强刻苦形象深入民心,立下战功。过后她退居家庭生活,两年前才复出,已拿下两年的收视冠军。有幕后人甚至称她为目前唯一最有收视保证的演员。


彭耀顺排名得二,行内人不意外。他的洋味喜感颇受华语家庭观众欢迎,可惜他中文能力不佳,视背稿为畏途,所以几年前便离开转战英语舞台剧。黄俊雄的高峰出现在2010年至2012年,过后表现似乎没那么耀眼,但已是目前表现最佳的线上男演员。


《四个门牌一个梦》虽是群戏为主,但当年请来夏雨压场,刚在港剧《溏心风暴》积累人气的他,初来报到,颇有收视效应,所以记者破例给他个人分数。瑞恩在2010年有一部收视冠军和季军剧,分数全来自这一年。


得4分和3分的有超过10人,郑惠玉和欧萱(皆3分)都在其中。记得在90年代郑惠玉的事业巅峰时期,她就是电视人口中的收视灵丹,凡戏有她出现,总能拉抬几点收视。不过她近年减产,每年一剧,如果“押错宝”,收视表现就很平凡了。


重头剧的特色


其实,花比较多钱摄制的重头剧,只有四部摘下冠军,分别是2005年《同心圆2》、2006年《爱的掌门人》、2008年《小娘惹》及2013年《警徽天职2》。剩余的除了《四个门牌一个梦》是群戏为主,其他冠军剧都有主角发挥出吸引观众的魅力。


如果扩大去看38部上榜剧,其中16部或将近一半是群戏为主,似也反映出新传媒的主角收视效应不太够,大堆头演员演出气氛热闹,比较吸引观众。


那么,重头剧又最常用哪些演员呢?他们是白薇秀、黄俊雄、李南星、欧萱、戚玉武和瑞恩,都有三部或以上。根据一些幕后人的说法,这显示他们可能是受力捧或重视的小生花旦,所以容易在重头剧中卡位。参与重头剧的好处是,当它收视高时,演员们都能生辉,若反应不佳,则很难挑人出来扛责,比起小成本剧,风险不大,相对安全。


家庭剧最受欢迎


剧种方面,以家庭观众为主要对象的电视剧,最受欢迎的题材是家庭剧,可说是“众望所归”,38部剧中有15部可归类为家庭剧。剧中人物每天为家庭生活琐事喜怒哀乐,自然贴近观众心声。


有些家庭剧更变出各种花样和巧思,引起好评,如《爱的掌门人》搞出华丽都会的现代感,《宝家卫国》注入军人生活元素,《一房半厅一水缸》充满热闹亲切的草根气息,《奶爸百分百》用宝宝耍噱头,《四个门牌一个梦》点出新移民的社会写实问题,《三个愿望》善用魔幻包装,都让家庭剧变成吸睛杰作。


但是家庭剧拍多了,难免走入瓶颈,有人认为本地剧一度出现家庭剧泛滥现象,造成年轻观众流失。


在剩余剧集中,怀旧剧和警匪剧各占四部、三部,是本地观众较喜爱的剧种。随着人口老化,医护剧过去几年慢慢崛起,越来越符合年长观众的口味,也反映在三甲名单中。


姜是老的辣


监制和故事人方面,按照和演员的计算法(冠军剧4分,亚军剧2分,季军剧1分),也得出以下的“收视保证”名单。


最资深的王尤红以12分居监制榜首,其次是李宁强、谢敏洋各11分(两人皆已离职),苏美莲得10分居第三。杨锡彬被调任马来西亚新传媒负责人后,影响表现,但凭被调前的表现也有7分。


新传媒在媒体整合后,每年委托有口碑的独立制作公司为其制作戏剧,一年约一两部,先有全方位工作室,后有哇哇映画,前者累积8分,后者5分,把它们所得相加共积13分,还比新传媒制作内部任何一名监制都高,似乎显示它们更贴近市场口味。


故事人方面,也是最资深的洪荣狄以20分排第一,接着是刘清盆的15分,谢俊源有12分。同样的,全方位工作室的8分加上哇哇映画的5分达13分,刚好可打入三甲。不过有故事人透露,最近新传媒改变制度,提呈某个点子或案子的故事人,最终未必会被分配负责编写故事,据了解新的分配制度不太受欢迎。


联合早报记者试图通过一套实验性的标准来测量“收视保证”,这未必是唯一的标准,但或可抛砖引玉。


以上是反映过去11年来最符合家庭观众口味的本地剧名单。随着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从今年10月起推动新的收视计算法,以顺应日渐增多的网络和手机收看户,未来本地剧收视榜单势必呈现新面貌,而谁会是未来有收视保证的演员、监制、故事人,什么剧种又最受欢迎呢?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