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字体大小:

本周影评

许鞍华执导的新作《明月几时有》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即二战期间,在周恩来的亲自主导下,将香港由商业城市转变成抗战文化城,八路军在香港成立了办事处,让大批中国文化人转移到香港,开辟抗战救亡的宣传新势力。但随着香港沦陷,就必须展开“胜利大营救”,在东江游击队的协助下,让这些文化人得以撤退脱险,安全北上回到后方。

“口述”铺排藏动机

以这场“大营救”作为全片的开场,动机是为电影的故事背景作铺排,《明》接下来的三分之二的戏肉则是着眼于香港沦陷区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抗争事迹。里头还穿插了导演访问曾在少年时期当过游击队送信员的郑家彬的片段,他的口述就成了这段戏肉的故事主线。

郑家彬却并非真人出现银幕,而是由演员梁家辉饰演。导演还特地拍摄了一场自己面对几个老翁的场面,交代访问收录资料的过程,为何她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片中“胜利大营救”的一章的叙事视角乃是当年也是被营救的文化人之一的作家茅盾(由郭涛饰演)。这段史实有很多文献记载,包括茅盾也就当时的经历写过好几篇文章,记有《生活之一页》《归途杂拾》《脱险杂记》等。因此,郑家彬(由梁家辉代叙)访问片段的设计和插入的创作动机,便变得有机可循且合理化。因为编导必须为前后两段戏找到合理的叙事视角,并通过郑家彬的口述,带出第二段戏肉的主角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短枪队队长刘黑仔(彭于晏饰演)和本是小学教师后成为抗日游击队市区中队队长的方兰(由周迅饰演)的事迹。

“主旋律”外的弦外之音

《明》在香港上画时被片商定位为香港回归20周年的献礼之作,又原是上海电影节的开幕电影,至少从官方的观点来看,它“主旋律”电影的基调是受到肯定的。但是,和几年前同样是国家级的纪念献礼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片子比较,后者的故事情节平铺直叙、琐碎、流水账,让观众没观赏热情,唯一吸引他们眼球,聚焦银幕的,只剩下众多跑龙套的明星级演员的客串。

作为以大时代为背景的作品,《明》自然也出现多名香港知名演员参与演出,除了梁家辉,还有叶德娴、鲍起静、王菀之、吕良伟、李璨琛、张兆辉、冯淬帆、苑琼丹、卢巧音等。而三个年轻的主角则是分别来自中台的周迅、彭于晏和霍建华。

据说,许鞍华是因为得悉有关方兰的故事以及从口述历史里了解她的事迹细节后,便执意要拍摄相关题材的电影。而原名孔秀芳的方姑,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许鞍华在作品里着眼于她的故事,并以其作为电影第二部分的主轴来发展,自是“主旋律”以外暗度陈仓的弦外之音。片名《明月几时有》本身,对应片中人物经常挂在嘴边的“胜利时再见”,自是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于和平团圆的渴望,因为若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将意味着大家可以重逢、团聚,也即能侥幸存活。

而如果以熟悉的《水调歌头》中以月寄情来看,除了“但愿人长久”,对于想要活着的渴望外,我的解读是,编导的重点是诗的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从原诗作最末两句寓意打破时空,共享美好月光,“天涯共此时”,再对应本片里海峡两岸三地的演员齐聚一片,“千里共婵娟”,大家的位置、立场或许不同,但是大家心中所渴望的不外是美好的未来,和平和团圆——也即明月所象征的光明和美满。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