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恐惧有多深

貌似强大的“它”居然被“可畏”的“人言”打败。(华纳兄弟)
貌似强大的“它”居然被“可畏”的“人言”打败。(华纳兄弟)

字体大小:

本周影评

也许是太想超越自己,导演在续集布下一个超级大局。可惜与前两个阶段花样百出的惊吓相比,“它”在最后阶段的招数实在有限,不过就是跳来跳去打击恐吓。

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乃至香港、日本,都很喜欢拍惊悚片,因为这类电影常能以低预算博得高回报,对维系当地相对脆弱的电影产业好处多多。即使影业发达的好莱坞、宝莱坞以及中国,同样因其“好赚”特质而产量不少。在为数众多的惊悚电影中,很少能与2017年的“It”(它)相比。《它》在没有任何超能英雄助阵,没有任何前集铺垫,没有任何大牌明星担纲的情况下,仅靠故事情节与镜头运用,成功打破了惊悚片的“小众”局限,吸引到最大多数的成人观众买票进场,获取了惊悚片历史上少有的成功。

两年后的续集“It Chapter 2”(它:第二章)吸引到不少大牌红星的加入,完全以“大片”的姿态登场。其中当然是Jessica Chastain(杰西卡查斯坦)和James McAvoy(詹姆斯麦克沃伊)影响力最大,一个担纲一线大片并获奥斯卡提名,一个则是深入人心的青年“X教授”(Professor Charles Xavier)。当红剧集“Barry”(巴瑞)中的Bill Hader(比尔哈德)则负责了片中大部分的笑料。其他像James Ransone(詹姆斯兰萨恩)、Jay Ryan(杰伊瑞安)、Isaiah Mustafa(以赛亚穆斯塔法),也都是近年来活跃于影视界,挣得响亮名号的优秀演员。

带着第一集的成功光环,手上握有大把预算和更大牌的明星,导演Andy Muschietti(安德雷斯马希提)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三个环节的拖沓演绎

也许是太想超越自己,导演在续集布下一个超级大局。电影开场先是交代27年后小丑再现,当年立下誓言的小伙伴们重回故乡聚集。七个小伙伴成年后的生活样貌需要一一介绍,还得画龙点睛点出每个人物的显著性格。要用七种不同方式带出人物,挑战可是不小。《复仇者联盟》(Avengers)虽然也是人物众多,但其中的主要人物,都各自有数小时的专门影集去刻画性格。

人物出场完毕,导演很有野心地设置了三个阶段来讲述故事。第一个阶段是让这群只想逃离的“成人小伙伴”再度团结在“除魔”的目标之下;第二个阶段又分别讲述每个人如何独自克服记忆深处的恐惧;第三个阶段才是全剧高潮,伙伴们齐心协力

对抗邪恶小丑。

前两个阶段不断平行闪回少年生活的蒙太奇,像是把首部电影的很多情节剪辑来用,虽然能够唤醒观众记忆,也有温情、笑点及恐怖,但相似的手法重复六遍(一个伙伴回故乡之前就已自杀),实在无法不拖沓。幸亏导演细节处理得非常有水平,小丑吓人的招数也时有新意,观众还能勉强继续坐在戏院里。

到了最后阶段,“它”的形象变得更加庞大和邪恶,在与这群成人小伙伴的对抗中也更加力量悬殊。可惜与前两个阶段花样百出的惊吓相比,“它”在最后阶段的招数实在有限,不过就是跳来跳去打击恐吓。但这已经让成年后的一群伙伴们手足无措,陷入绝境。没了少年的纯真,成人在面对邪恶时就只剩下了恐惧。

最后一幕的大对峙被无限延展拉长,似乎导演自己也想不出收尾的方法。无奈之下,只能祭出当年的必杀技——鄙视与恶言。貌似强大的“它”居然也被“可畏”的“人言”打败。剧情的最终反转显得过于儿戏而且突然,与前面近三个小时浓妆重彩的描画相当不协调。横行百万年的邪恶小丑原来就像纸老虎那样一戳就破,想想那些被“它”害死的人是多冤枉呀!

恐怖大师Stephen King(史蒂芬金)的故事是要探讨记忆中的恐惧。27年几乎一个世代。对27年前发生的事情,我们能记得的又有多少?人生虽然都由无数记忆搭建而成,有模糊,有真切。但不同的是,有些人选择记住快乐,有些人则喜欢牢记不愉快。那么,恐惧呢?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