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被完美误一生

让13岁的远野贵树铭记终生的一个夜晚。(剧照/互联网)
让13岁的远野贵树铭记终生的一个夜晚。(剧照/互联网)

字体大小:

对完美的追求与死命执着,可以耽误人的一生……

有慧根的读者应该明白,叫人莫被完美误一生,并不是叫人“妥协”,而是要在理想和现实的两难之间找出超越性的出路或者升华之道。

著名神学家Karl Rahner(卡尔拉纳)曾经说过:有一种人鲜少祈祷,并不是因为他们被世俗蒙蔽了灵性,变得疏懒冷感,而是因为他们将祈祷这回事极度神圣化;在他们心目中,不祷则已,一旦投入其中,就必须是至精至诚、至虔至真。正因为决计不肯轻亵,完美的祈祷契机又似乎可遇不可求,于是便宁缺毋滥。对此,拉纳只有摇头劝谕:这是“过犹不及”,以真诚的心声做出祈祷,何来诸多曲折?

对完美的追求与死命执着,可以耽误人的一生。这个“完美”,可以是完美的职业,完美的作品,完美的真理,完美的外表等等。当然,还包括完美的爱情,完美的记忆。

以荧然优柔的画面和叙述,刻画出“完美”如何给一个年轻人(男主角远野贵树)带来长久的孤愁与暗伤——对于日本动画名家新海诚2007年的旧作《秒速5厘米》,我们

可以这么看。

“远和近”的隐痛

如果以为《秒》纯粹是爱情动画片,那是把它看小了。它没有科幻或超现实冒险内容,只是道出了所有人际关系中那拉扯心弦,带来一阵阵抽痛的现实性。有评论者说过:“这不是电影,是人生”;因为《秒》向我们黯然呈现了对立于纯爱的、固存于生命与时间的残酷,所以能够沉重地直撼心灵的柔软地带,引人喟然感慨。

在剧中,年少的远野贵树与同龄的筱原明里结为知心好友,后来不得已而分隔两地。在13岁时,贵树独自乘搭长途列车,在大雪纷飞的夜晚努力赶到遥远的陌生城镇去见明里一面。在那里,他看到了最让他感动的一幕,吃下了所谓“一辈子最好吃的饭”,并且与最喜欢的人度过了深深烙印于毕生记忆的一个纯情夜晚。

这是悲剧的开始,因为:“在那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所谓永恒、心灵、灵魂这些东西的所在。我觉得我们彼此理解了对方13年来的一切。但是在接下来的瞬间,却是难以忍受的悲伤。明里这样的温暖、这样的灵魂,该要如何珍藏?该带往何方?……巨大的人生,渺茫的时光,这些都无可避免地拦在我们面前……”

自此之后,两个人的心灵距离与物理距离进一步拉远。时光的蚀痕寸寸深化,中间还重叠了仰慕贵树的另一女生——澄田花苗自己的那一份爱的隐痛。中国诗人顾城的名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在可怜的花苗那里获得了至为明晰的注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就有那么无奈而可叹……明明彼此同病同悲,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比谁都还亲近,却又懵然不知,因而又遥遥千里不相即。)

这是红尘中多少凡人共饮的苦酒啊!然而,贵树的悲剧性比一般人走得更远,因为小时候那段如星辰般澄明的过去被他抓得紧紧的,妨碍了他日后的恋爱与人生道路。他抱着如此纯净美丽的宝贝,始终不敢妄动,生怕把它戳破,结果一直无法用果敢积极的行动或者以凝结风霜的舍弃态度(或淡忘)来化解(或开展)它。《秒》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在一瞬间爆发慈悲与沧桑的妙笔,在于全剧最后一分钟,看似轻描淡写地突然为主角带来了了断。多年前两小无猜的约定,竟然在惨然无息中“实现”了。

什么叫“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真正绝对的演绎,全在此刻;我们作为观众必须用心看到最后,不容轻易错过。

必须飞越的情障

在此之外,在本片中随随便便都能找到很值得定格细看的画面,而且当中尽可发掘出毫不苟且的惊人细节以及叫艺技向往者丧气枯槁的画功。在新海诚后来的同名漫画中,其实有暗示澄田花苗最终与贵树交往,难过的观众至此亦稍可释怀。我们还不妨想深一层:男女主角早年的经历如果发生在手机与电邮比较发达的年代,悲剧很可能不会发生,所以在讲求“安全距离”的今天,大家或许真的应该多多利用通讯科技,彼此认真地维系感情吧!

然而,再说这些似乎都已是幽谷回音而已。有慧根的读者应该明白,叫人莫被完美误一生,并不是叫人“妥协”,而是要在理想和现实的两难之间找出超越性的出路或者升华之道。在我个人而言,《秒》是茫茫动画汪洋之中难以动笔轻渎的一个“完美”岛屿,是新海诚最成功的杰作(希期将来他还能再度达到,甚至超越《秒》的光芒!)。到今天我终于也克服了“完美”所强加的镣铐,试图论说了一轮。

无论所为何事,今生且让我们大家都加油,拒绝留下遗憾吧!无论是祈祷、求知、写作、忆往追今,还是爱。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