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任演失智老人,朱秀凤演阴森鬼婆,黄嫊方演严厉虎妈,三人凭精湛演技,成为这类角色的专业户。重复演同样的角色,他们如何为角色加分?新传媒监制认为,演员必须勇于接受挑战,即使角色雷同,也可以演出新意。
演员如果将某个角色演得出彩,让人印象深刻,很容易就成为该种角色的“专业户”。香港资深演员罗兰在电影《七月十四》里的“龙婆”角色堪称经典,之后她便接了许多阴森角色。单立文当年将电影《潘金莲之前世今生》中的西门庆演得到位,也奠定他后来的“西门庆专业户”地位。
本地演员也有角色专业户,朱厚任2010年凭《团圆饭》中失智老人的角色获颁《红星大奖》最佳男配角奖,之后接演了几次失智症角色。朱秀凤素有“狮城版龙婆”之称,她多年前在《第三类剧场》中的阴森婆婆角色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另外一类的角色专业户,是因为拍电视剧系列,让剧中角色深入民心,英语剧“Lion Moms”里的黄嫊方几乎和“虎妈”画上等号。
虽然成为角色专业户,但朱厚任、朱秀凤和黄嫊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都不排斥接演雷同角色,并强调只要下功夫,旧瓶也能装进新酒,让观众闻到历久弥新的香醇。
朱厚任用人生经验为角色加分
朱厚任在《团圆饭》中首次演失智老人,他笑说:“我演完之后曾经在访问中告诉记者,我再也不演失智老人了!”当然他食言了,后来陆续接演包括《给我一百万》等剧的失智症角色。
他对《团圆饭》的角色印象深刻,“那是我第一次演失智症患者,因为演得太深入,我感觉自己的子弹已经‘用完了’,下次如果再演,我不知道要怎么把角色演好。”
但人是会改变的,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历练让朱厚任对失智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后来我的岳母和一些长辈和朋友都得了失智症,我发现新加坡人口老龄化的一些问题,觉得有必要把这些现实故事呈现给观众。”
同样的角色演多了,对演员是好是坏?朱厚任分析道:“关键在于演员而不是角色。我年轻时也曾碰过瓶颈,小生角色演多了让我担心角色的重复性。但是现在你若让我演同样类型的角色,我会用人生的经验去为角色加分,注入生命。”
即使驾轻就熟,朱厚任认为还是必须不断求变,“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满足,其实是因为自己的不足,觉得自己已经把角色演好演满了,但这反映出你内在的匮乏,因为你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展现了。演员如果愿意充实自己,同个角色给你演100遍都没问题的。”
设计小细节让角色立体
要丰富角色有许多方法,除了充实自己和累积人生经验,演员还可以通过小细节让角色更加立体。朱厚任回忆他多年前拍摄《天蝎行动》的经验,“当时监制除了把人物的性格、背景甚至星座等等列出来,还加入角色的生活小细节,例如他喜欢喝黑咖啡不加奶,这些细节会让角色有了生命。”
每个失智症角色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背景、性格和经历也不一样,朱厚任说:“失智的人一定有很丰富的过去,所以演员不应该对某些角色觉得腻,因为每个角色都可以有很多不同层面。以失智症来说,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探讨,例如这个角色失智前是怎么样的?他失智之前是怎样的人?”
“那是我第一次演失智症患者,因为演得太深入,我感觉自己的子弹已经‘用完了’,下次如果再演,我不知道要怎么把角色演好。” ——朱厚任
朱秀凤外表让诠释角色事半功倍
朱秀凤阴森鬼婆和恶家婆的形象深入民心,不少人光是想起她,背脊就凉了。
她早期在《第三类剧场》之《花妖》和《毒咒》中的角色让她几乎成了“阴森婆婆”代名词,近年来电视剧如《三个愿望》《阴错阳差——时辰到》和电影《灵听》也都找她演出类似角色。观众对她的恐怖表情和眼神感到害怕,却也很喜欢她的演出,朱秀凤受访时说,经常会有观众说喜欢她演的角色。
朱秀凤并不排斥被视为鬼婆专业户,“一些监制和导演觉得我适合演这类角色,可能因为我的外表给人冷漠的印象,看起来很骄傲,不喜欢和人交谈,但这是一种错觉,其实我不是这样的人。”
她是个慢热的人,遇到不熟悉的人或环境会比较沉默,给人不易亲近的感觉,“朱厚任说我有一张欠揍的脸,很多同事对他这句话很有共鸣,哈哈哈……但跟熟络的人,我是会交谈会开玩笑的。”
她回忆多年前拍《晚来风急》的情景,“我去电视台化装,他们看到我都不敢跟我讲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几年之后大家熟络了,他们才告诉我当时看到我就怕。”
外表让朱秀凤在诠释角色时事半功倍,她也不介意演阴森婆婆或恶家婆,“我已经76岁了,还能演几年戏?有好的剧本和角色为什么不演呢?如果故事好,根本不必怕角色的重复性,因为即使是同类型的角色,不同剧情和人物关系,就会有不同表现方式。”
靠导演手法与灯光配合
要如何演绎出不同的诡异?朱秀凤坦言有时候会受剧情和人物的限制而难以发挥,“我会在语气和台词方面做出不同表演,但有时候难免会有点相似,所以也须要靠导演的手法和灯光的配合。”以《三个愿望》为例,她通过语气和充满阴气的眼神去强化角色,“讲台词时我不眨眼,那样看起来比较诡异。”
朱秀凤也经常接到中风病人的角色,她笑着说:“我已经演过七八次中风病人了,希望在戏里面‘中’完了,现实生活中就不要让我中风了,哈哈哈!”
“一些监制和导演觉得我适合演这类角色,可能因为我的外表给人冷漠的印象,看起来很骄傲,不喜欢和人交谈,但这是一种错觉,其实我不是这样的人。”——朱秀凤
黄嫊方担心儿子同学误会是虎妈
黄嫊方在英语剧“Lion Moms”系列中饰演对孩子严厉的怕输妈妈,她受访时说不担心被定型,她更在意的是儿子被同学误会家有虎妈。
因为剧集和角色受欢迎, 黄嫊方坦言有一段时期找上门的都是妈妈角色,“不是打孩子就是精神失常那种,幸好近期开始有机会诠释不同人物,例如在‘Last Madame’里我演一个妈姐,最近还接到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角色,都是很不一样的尝试。”
其实她并不介意演虎妈,“我只是担心三个儿子会被同学误会他们的妈妈就是剧中那个样子。”那孩子觉得她是吗?“他们觉得我有点像虎妈,但也明白我对他们严厉的原因,并不会觉得我无理取闹。我和他们的感情很亲密,会拖着手出门,有时互相道别时还会亲一下。”
黄嫊方的三个儿子年龄分别为16岁、14岁和9岁。
孩子有时会调侃她,问她为什么总演一些不讨喜的角色,但他们也知道那是妈妈的工作,“相较之下他们更不能接受我演亲密戏。第三系列的‘Lion Moms’中我原本有一场吻戏,我们开家庭会议讨论,老公明白我只是在演戏,但三个儿子都坚决反对,所以后来那场戏改成亲额头。”
故事重点让角色不一样
三演虎妈对黄嫊方而言并不是困扰,“因为角色一直在变,第二系列她是严厉的妈妈,第三系列她开始面对情感上的问题,第四系列则描述她新的婚姻生活,所以没有重复角色的问题存在。故事重点不一样,你就能呈现不一样的虎妈。”
比起角色重复,黄嫊方更担心念英语台词的部分,“‘Lion Moms’是我的第一部英语剧,第一次接拍时我把心思放在念英语台词上。”
该剧集隔一两年才拍新系列,对她是另一个挑战,“每次开拍新系列我就必须重新练习英语,我平时不会讲那么标准的英语,而且平时会话和念台词不一样,我们又一直在变老,背台词的功力会下降,所以会有压力。”
“我只是担心三个儿子会被同学误会他们的妈妈就是剧中那个样子。”——黄嫊方
监制王尤红:加入新元素 突破旧框框
监制在选角时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除了演员能否胜任,也要顾虑到观众的喜好。
王尤红说:“例如《给我一百万》里的失智老人角色,我们有信心厚任大哥和澍城大哥能够胜任。我也不担心重复性的问题,因为他们拥有那么多的演戏和社会经验,我相信他们一定有办法赋予角色新的生命。”
她会和演员讨论如何突破之前的框框,“像我跟澍城大哥分析失智症有分早期、中期和晚期,也有不同导因。我们会讨论如何撇掉之前的失智症角色,加入新元素。对一个演员来说,这是很有挑战性的,如果演得成功,成就感会很大。”
此外,在新鲜感和观众接受度之间必须拿捏平衡,王尤红说:“例如观众很喜欢郑惠玉和林慧玲在《你也可以是天使》里的护士角色,所以当我们开拍续集时,就必然会保留她们,我不能因为怕角色重复,而硬生生把观众喜欢的角色拿掉。”
王尤红强调,即使是相同角色,也能有不同呈现方式,“惠玉在第一系列的《你也可以是天使》是个敢做敢当,很有责任感的护士长,到了第二系列,延续角色个性的同时,我们加入她的健康问题来丰富角色。我们也安排林慧玲在续集中经历丧子之痛,和丈夫之间的感情生变等,让她的角色更加生活化更写实。”
演员须发掘角色更多层面
演员演相同角色是好是坏?王尤红说:“演员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他们觉得驾轻就熟,就以同样方式去演,那就没有满足感可言,观众也没有惊喜。如果他深入了解和分析,就会看到角色的更多方面和层次。”
演员也必须勇于接受挑战,她以陈汉玮为例,“当年我们找他演《真爱无敌》的龅牙男角色,原本还担心他会有偶像包袱,但他欣然接受了,也不介意造型土气还要戴假牙。从那次开始我就知道他是愿意接受新挑战的,后来就找他演《五福到》里愣愣的五福。两个角色都憨厚老实,那要怎么突破?我们利用造型的辅助,加上他自己的诠释,也很成功,后来《第一主角》的老粗角色他也一样胜任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