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回不去的青春致意

字体大小:

本周影评

《最后的情书》是在本地艺术影院放映的。

由岩井俊二执导,福山雅治、松隆子、广濑铃与神木隆之介主演,如此卡士,在一般电影院上映的主流大片数量锐减时,竟无法登上大众平台,让普罗大众有选择的权利,我意难平,亦感嘘唏惆怅。

也许曾经辉煌也终将逝去。又或许,有些东西只适合封印在过去。

岩井俊二在上世纪90年代是电影界追捧崇拜的偶像,文青们迷恋唯美浪漫的《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另类个性派则钟情于阴暗残酷的《爱的捆绑》《燕尾蝶》《梦旅人》《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他的电影,是一代人的青春。

在《花与爱丽丝》之后,我一直刻意回避他的作品。时代会变,人也一样,既已回不去,何苦眷恋?就像现在的我已无半点意欲投入王家卫的电影世界,《重庆森林》要重拍?还是……不要吧。

美好记忆,被触碰等同于亵渎。

同样讲的是校园暗恋情事,《情书》一代看了应该特别有共鸣,感觉就似对25年前迷茫青涩的自己作一次告别。

《你好,之华》的日本篇

电影基本上是岩井俊二的2018年中国作品《你好,之华》的日本篇。一个故事,两个版本,但毕竟是日本创作,回到本土似乎才真正能拍出情韵。日文片名其实泛指“信”,并无言明是“情书”,无论如何,在手机通讯便利的21世纪,以信作为主题,复刻的浪漫,大抵有几分不合时宜。不过背景设定在日本,导演回到故乡宫城拍摄,便显得可信真实,毕竟很多日本人过年仍保有亲笔写卡片寄送出去的习惯。日本是个相当奇特的国家,表面上先进开放,骨子里却藏几分老派。

电影里,松隆子阴差阳错假冒已逝的姐姐,与高中时暗恋的学长福山雅治开始了通信对话,有趣又有点小浪漫。其后,学长的回信无意中落入了外甥女广濑铃手中,开始了两代人各自对过去的追忆和解读。

关于女神一般的姐姐,除了高校时期的回忆片段以外,皆以旁人叙述方式呈现,和《情书》的男版“藤井树”一样。记忆中点滴拼凑出故人的形象,没有哀恸甚至不太悲伤,淡淡地如日常,仿佛悲剧本是人生。

有人说中国版的周迅很有味道,完胜松隆子。我反而觉得松隆子(不知是否刻意)呈现出来的平庸,才契合人物灵魂。不起眼的妹妹,注定是故事的局外人,在暗处卑微地仰望女神般的姐姐,连妒嫉或感觉悲哀也无从,只能理所当然,笑着祝福。

福山雅治诠释的学长也是如此,当小说家是因为才华横溢难自弃,抑或因为暗恋对象的一句话?半生只出过一本书,人到中年苦苦追忆初恋,未必是因为爱,而是为了寻找、成就自我。他和大学时为了成为“一号人物”而夺人所爱的丰川悦司,本质上并无不同。

爱情本就是无解,女神爱上浪子,也是定律。电影里各个人物总在慨叹,如果姐姐选择的是看似对她痴心一片的福山雅治,结局会否不一样?但飞蛾扑火是宿命,说“如果”不过是人类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

美得似梦还真,犹如摄影集

我的解读或许残酷,但岩井俊二更残忍,特意找来丰川悦司与中山美穗客串演绎愤世人渣与庸俗孕妇,彻底粉碎大众曾经拥有的幻想。

导演依旧是迷信明星的,松隆子与福山雅治,加上广濑铃与神木隆之介都是日本现今气质最好的一级明星。神木隆之介在新生代中的演技最强,但电影里的他,让我想起了许久未在影剧作品里看见的柏原崇,两相对照,黯然失色。原来日本最后一个美少年,是无可替代的。

岩井作品,依旧美得让人心动,似梦还真犹如摄影集。最喜欢两个少女牵着大狗撑着伞的画面,福山雅治用镜头捕捉,定格的是自己挽不回的青春。

《情书》凸显的是错过,但《最后的情书》的一切都是自由意志下的选择,构不成三角恋,连遗憾也谈不上。很多人批评《最后的情书》“不够触动”,我觉得是正常,甚至怀疑是导演有意为之。岩井拍《情书》时,是32岁的轻熟男,今年57岁的他,心境当然不会相同。不再有《情书》式恋恋不舍不愿放下的执着,连面对死亡也是淡然的。

对着皑皑白雪嘶喊“你好吗?我很好!”的那股激烈悸动,25年后已不再。不过是各自爱而不得的一对中年男女,多年后偶然相逢发忆往。想起曾经以为有数不清的选项,曾经相信未来拥有无限可能性,眼前的现实却不如预期。

尽管前尘难忘,终究必须藏于心底,或苦笑或微笑,继续上路。

活着,就是这么一回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