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影评 巨星初升

字体大小:

美国独立制片人Sara Driver (萨拉德赖弗)的作品《后青春之诗:巴斯奇亚》(Boom for Real: The Late Teenage Years of Jean-Michel Basquiat。中文又名《真实的热潮》)是一部短小又引人入胜的传记纪录片。它串连许多人的谈话,剪选和编排固然精当,但焦点人物本身够传奇,亦是成功的一大因素。

以“童真之手”沟通雅俗

尚·米榭·巴斯奇亚(Jean-Michel Basquiat)生于1960年年底,卒于1988年,是最适宜悼以“天妒英才”四字的一代名人。他被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十几岁就已崭露头角,21岁卖出第一幅画,七年后便有如巨星划空般溘然谢世。其画作《无题》2017年经苏富比拍卖,以1.1亿美元(约1.53亿新元)天价成交,创下历年来美国艺术家作品拍卖价的最高纪录。

《后》传神地勾画了巴斯奇亚年华正茂时,在生活与创作交融无别的岁月中,自然流露且又生生不息的创意。片中凝聚的集体印象,是他仿佛每时每刻都在吸收周围有形无形的事物,艺术化之后回馈于世。朋友和艺坛同好把他称为“视觉语言、文字及音乐真正的探究者”,赞叹他以“童真之手”沟通雅俗,说他足以与达芬奇、威廉·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大师Willem de Kooning)及杰克逊·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的另一名家Jackson Pollock)同列,他同时又有如邻家小哥般平凡近俗。

《后》片尾的最后一位受访者指出巴斯奇亚是黑人的骄傲,说他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使得非裔族群与其他族群平起平坐——说的时候真诚尽显,有如回到当年,神情与声音都散发着明耀的能量。巴斯奇亚那种感动所有亲身接触者的奇妙力量,简直叫人暗羡。

神秘而不失亲和的背影

如英文片名所示,《后》的内容聚焦于巴斯奇亚走向成名的那几年,既无意挖掘他迷雾重重的童年,也不屑于讨论其作品后来的价钱有多高。片中受访者只有一两句话提到他“家里有问题”,他总是在街头游荡或随性地在朋友家借宿。早年家庭生活的不愉快,始终不是探讨的重点。连他的死亡,也只在片尾以一句话带过。

《后》没将巴斯奇亚神化或者“神童化”,但也不回避他可能的人格缺失。比如他早年与伙伴分道扬镳,似有待友不忠之嫌;这方面完全是通过受访者的忆述呈现,并未另作评断,也不刻意渲染。这是本片的成熟之处。

感觉上,巴斯奇亚流传的个人影像似乎不多,而且多属较为私密的日常生活片段。对于这些材料,整个片子像在省着用,甚至有时不得不巧妙地重复使用——我们不难在片中看到巴斯奇亚毫不起眼的背影在过马路或者独行于黑夜,而没意识到正是他本人。这样的表现方式进一步凸显了巴斯奇亚随兴动止的飘忽作风,以及他那神秘而又不失亲和的气质。

世人眼中的巴斯奇亚,就是一个街头艺术家,或者“涂鸦”画家。《后》好在展现了他游走于不同艺术媒介的魄力与创作广度,扩展了一般观众的认识。比如巴斯奇亚的所谓文字功力(他甚至被称为“诗人”),他乱涂衣物的画法,还有别出心裁地捡取垃圾来加工涂抹的实物改造,无疑是从多方面印证了这位早逝青年的惊世才华。

片尾精选的几件画作特具代表性,使我们在短短几秒钟内,真切感受到巴斯奇亚那即兴豪放的震撼性,善于拼贴凑合而不屑细雕的美学,状似狂乱却又新颖妙逸的独创力度。

新加坡的“巴斯奇亚”

《后》在一开始就奠定了一个特定时代与地域的基调。接下来的层层铺色,则清楚地表明了一点:在腐朽而又永远流溢着艺术生机的纽约市,巴斯奇亚正是那一时一地鲜活的代表与象征。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不免会放纵遐想:他若是多活数十年,还会有什么样的精彩创作?世界错失了什么?

疫情期间,本地曾掀起“艺术并不是非必要”的论争。我不是不知道生活艰难,但如果新加坡社会到今天还只有这种层次的争议,那我们的身边应该有不少枯萎的巴斯奇亚。他们的肉体还活着,还在各个领域“打拼”,精神上实已夭折。

《后青春之诗:巴斯奇亚》可在Projector网站租借观赏,到4月15日为止。上网查看详情:theprojector.sg/themes/now-on-vod/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