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的美丽与悲壮

字体大小:

94分钟,聚焦于1927年一个炎炎夏日。

英文片名“Ma Rainey's Black Bottom”是黑人蓝调天后玛雷尼的一首歌。电影描绘的,就是她在芝加哥录制这首歌的那个闷热的午后。

中文片名取《蓝调天后》,大抵会让人误以为是人物传记电影。影帝Denzel Washington(丹素华盛顿)亲自监制,层次当然不仅如此而已。借着“蓝调之母”录歌的半日经历,展现20世纪初美国黑人的日常现况,凸显的是一整个民族至今仍难逆转的命运。

解放了黑奴纵使外在枷锁解除,对精神上无形的挞伐,却依旧。

探讨历史遗留下来难解的种族课题,本应是沉重的。但直白控诉毕竟太肤浅,选择以蓝调作为切入点,歌舞升平的表层下,包裹着抚不平的伤痛,电影看似欢歌笑语,实则满怀绝望与苍凉。

音乐,从来是人类自我疗愈的情绪出口,或逃避,或宣泄。

蓝调,是黑人的灵魂也是他们的生活,承载放不下的仇恨,亦寄托了对看不见的美好的渴望。

唯有蓝调能让人每天醒来,感觉不孤单以为世间还有值得留恋的。玛雷尼在电影里是这么说的。

电影最后那一幕,同样的录音室,换上一批白人乐手欢乐唱起蓝调。哈,白人,懂吗?

蓝调的本质,是反抗啊。

蓝调之母靠放肆撒野自卫

改编自August Wilson(奥古斯特威尔森)的舞台剧,场景转换简单,大量的对白层层迭进,每位演员几乎都有似独幕剧般情境,演技得以尽兴挥洒。

拍得很日常,黑人乐手们轻松嬉闹,总说及时行乐“have a good time”,因为面对现状太无力。

有时歧视,只需一个眼神。走在街上走进商店,白人投注的眼光,总带几分怀疑,一点不屑,甚至有些敌意,纵使“蓝调之母”也无可幸免。

奥斯卡女配角得主Viola Davis(薇拉戴维丝)彻底变身蓝调之母,不再优雅,油光满面,一口金牙,顶着马毛假发,Diva派头。强悍霸气对周遭人颐指气使毫无退让,但粗暴蛮横、不可一世其实是她的保护罩,是才情横溢的她对抗这个挣不脱的现实困局的武器。

脆弱,必须藏起。

蓝调之母面对白人,寸步不让。自知是被剥削的图利工具,就连经理人也非真心真意。录一张唱片,像被施舍一般领了250美元酬劳,不刻意刁难放肆撒野,怎咽得下那口气?

她在南方或可呼风唤雨,来到了北方或许连车子都叫不到。享受着万千黑人同胞的欢呼声,蓝调之母仍须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战斗。

博斯曼,让人着迷亦心碎

薇拉一如往常精彩,入围本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属情理之中。但同场还有Chadwick Boseman(查德维克博斯曼),便注定光芒被抢,甚至掩盖。今年的奥斯卡影帝大奖,该给博斯曼吧。虽然我也很欣赏《曼克》的Gary Oldman(盖瑞奥曼)。

上一秒仍在吊儿郎当嬉戏,下一秒忽地愤恨绝望,飞扬跋扈是他,卑躬屈膝也是他,用生命演绎的戏已非戏,《蓝调天后》里的博斯曼,让人着迷亦心碎。

博斯曼尽管身形消瘦,但一双眼睛里闪动着对生命的热情,浑身满满元气。极具天赋的喇叭手,出场时意气风发,既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之犊,急欲反抗不公,反抗保守的上一代,一心走出自己的精彩;同时也是历经世间最残酷,内心早已千疮百孔,不信上帝唯有信自己的生存者。

喇叭手真的活得很努力,但人生岂会尽人意?录音室那道他打不开的门,便是命运的预示。是执念,也是他怀抱的最后一丝希望,总以为门外海阔天空,但拼尽全力打开之后……不过是徒然。

谁说走出去,一定有路?

很黑暗、很复杂、很人性,“黑豹”殿下演绎的最后一个角色,世人不可能遗忘。

我脑海中突然浮现香港一代Diva梅艳芳逝世前最后一次演唱会上穿着婚纱背向观众缓缓挥别的那一幕。

真正的明星,终会选择在演艺舞台上,让自己的生命燃烧殆尽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