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别急赚钱 先学会不受骗

字体大小:

理财锦囊

面对超高的回报率,如果心动了,就该好好想想自己是否容易成为投资骗局的待宰羔羊。遇到令人心动的投资机会,最好多问、多了解,多方调查公司管理层的背景。若不确定,可循官方途径加以求证其虚实。

最近本地又有一起假冒名人的投资骗局。不怀好意者在Instagram冒用本地艺人向云之名开了一个账户,宣称有途径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同投资。投资者只要付出1500元至1万5000元,即可获得多达45万元的超高回报。

近300倍的回报,心动吗?如果心动了,就该好好想想自己是否容易成为投资骗局的待宰羔羊。

8月初,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针对议员王鼎昆的询问提出书面回应时指出,过去三年,警方接获有关投资骗局的投报由200起增加至400起,整整提高了一倍。

与此同时,商业事务局(CAD)起诉了涉及14起投资骗局的30人。

从数字上来看,民众报案和最终被起诉之间有极大落差。尚穆根解释,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的投资骗局是由海外犯罪集团所操控。

利用社交媒体设局

犯罪集团透过线上投资平台提供外汇、股票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利用网络广告、电邮、不明电话和信息等方式宣传。很多时候,这些犯罪集团要求受害者将钱汇入海外银行账户,导致警方追查困难。

不只犯罪集团,一些心怀不轨者也可能设局诱骗投资者。

今年3月,一名29岁男子被控上我国法庭。这名男子自称是投资顾问,他在面簿(Facebook)发文说,任何人只要拿出2000元,三个月内就能连本带利取回4000元。

多名受害人向警方报案,指他们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投资款项给被告后,再也没有下文,无法与被告取得联系。

调查显示,被告可能涉及至少40起同类骗案,涉案款项相信超过60万元。

在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的反诈骗网站scamalert.sg上,有人匿名指出,透过微信(WeChat)认识了一名交易员。

该名交易员说服他,可以在一个月内获得一至两倍的投资回报。这名匿名者说,他汇了8万5000元给对方之后,那名交易员就“消失”了。

假设这匿名者提供的资料属实,那名交易员来自一家香港的投资公司,专门进行黄金交易。

犯罪集团透过线上投资平台提供外汇、股票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利用网络广告、电邮、不明电话和信息等方式宣传。很多时候,这些犯罪集团要求受害者将钱汇入海外银行账户,导致警方追查困难。

哪些投资可能有陷阱?

全国财务教育计划“存钱有方,理财有道”(MoneySENSE)提醒,市场上有不少不受监管单位规范的投资计划及交易平台,投资者宜谨慎。这些计划及平台的运作方式包括:

一、首次代币发行(ICO)、数码代币(digital token),以及虚拟货币

基本上,虚拟货币及其衍生品不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管制。

可是,今年5月,金管局指示一家公司停止在本地的首次代币发行。金管局当时发出的文告说,经审核后发现,持有该公司发行的代币等同持有公司股权,必须受证券期货法令规范。

该公司计划发行代币时也未向金管局呈交招股书,违反了证券期货法令。

那一次,金管局同时警告本地八家数码代币交易平台,在未经批准前不可处理等同证券或期货的代币交易,直到获得当局批准成为核准交易所或认可市场运营商(recognised market operators)。

该局已于去年11月发布《数码代币发行指引》,就哪些发行活动受证券期货法监管,作出明确定义。

投资虚拟货币和数码代币的风险另有:无法确认线上或海外交易平台是否合法、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价格波动极大、可能涉及洗黑钱或成为资助恐怖分子的资金等。

二、二元期权(binary options)

二元期权是一种衍生金融产品合同,主要以股票、商品、外汇及利率等金融产品为参照,投资者预测这些产品在合约到期时,价格低于或高于某一水平。投资者如果预测准确,就能获得指定回报;预测错误,可能血本无归。

这类期权的有效期限通常很短,从几分钟到几个月内不等。

一些不受管制的平台交易商往往使用夸张的宣传字眼,例如“零风险交易”“交易额只要1元”“每次交易可获得500%盈利”等吸引投资者。

商业事务局于2016年底透露,当局接获30多起投资二元期权烧到手的案件,受害投资者的损失额超过100万元。

一些受害者也发现,他们向平台交易商提供信用卡或借记卡资料后,账户竟出现未经批准的提款。

三、各种快速致富投资课程

如果投资者在各种网络平台或媒体上看见有关如何快速致富的课程正在招生,即使心动了,最好先按兵不动。

一般上,这类课程宣称有所谓的秘笈可以协助投资者获得稳定的高回报。投资者只要花一笔钱参加课程,或投资购买一些交易软件,或登记注册以便可以收到某投资大师的投资动向,那么就可以安枕无忧,日日发财。

天下哪有如此便宜之事?如果有所怀疑,投资者可上各种官方网站查询。

自保三招:询问 调查 证实

甘文喜(Kenneth Kam)和他所创的Kenn Organisation今年5月起,被金管局列入投资者须警惕名单(Investor Alert List,简称IAL)。

Kenneth Kam在他的个人网页上自称是一名具有20年投资经验的外汇交易员,并提供投资外汇的教育课程。

根据金管局记录,Kenneth Kam及Kenn Organisation不具有从事证券期货相关活动的准许。

尽管被列入名单不等于触犯条规,不过,金管局提醒,名单上的个人或机构经常令外界误以为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是获得金管局批准的,事实不然。

除了IAL名单,投资者在接触到不熟悉的单位时,也可上金管局的金融机构工商名录(Financial Institutions Directory)查询,名录上有金管局核准的机构以及各家机构可从事的活动。

同样地,遇到陌生的金融经纪,可查询金管局的经纪注册名单 (Register of Representatives)。

总而言之,遇到令人心动的投资机会,最好多问、多了解,多方调查公司管理层的背景。

若不确定,可循官方途径求证其虚实。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