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共同生活”概念未来在本地将更普遍

lyf福南新加坡楼高九层,共279个单位,可提供多达412个房间。(档案照片)
lyf福南新加坡楼高九层,共279个单位,可提供多达412个房间。(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一项最新报告认为,随着全球鼓吹低碳足迹加上本地政府呼吁“减少用车”(car-lite)生活,比购买私宅居住更为令人负担得起的“共居”(Co-living)概念,将更普遍在本地出现。

不过,戴玉祥产业(Edmund Tie & Company)的报告指出,在拥屋率高的新加坡,本地人对“共居”需求有限,但外国人则可以从共居具灵活性的短期租约和社交机会中获益。

报告指出,共享经济的崛起,不仅促成共用办公空间(co-working space)的增长,也带动“共同生活”(communal living)受到欢迎。

全球鼓吹低碳足迹加上本地政府呼吁“减少用车”,将促使更多人被吸引到靠近工作场所的地方居住。相较于私宅,以及平均月租超过6000元的小型单位与单卧房单位服务公寓,共居概念是更令人负担得起的替代选择。

报告认为,共居市场可能只限于本地160万的“非居民”人口,本地人对共居的需求有限。我国的拥屋率高,去年为91%,本地人没有多大租屋需求。

不过,报告也提到,本地人越来越迟结婚,加上群体生活与在中央商业区生活的概念日渐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千禧世代可能会选择租屋,而不跟父母同住,以体验自己生活、结交新朋友以及与人合作。

本地目前两个“先驱”共居业者是Hmlet与Mamahome。Hmlet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科技共居公司,在我国及日本东京有业务。该公司向业主租下房子,重新设计与装修,以至少三个月的短租约出租给租户。该公司最近也收购香港的we r urban,进军香港共居市场。Mamahome同数码钥匙服务供应商igloohome与网上家具零售商Castlery合作,为共居空间装潢。

另外,服务公寓业者雅诗阁(Ascott)也推出融入共享元素的全新住宿品牌lyf,对象是年轻专业人士,首个共居公寓lyf福南新加坡将在2020年开业,另一共居项目lyf花拉公园则在2021年开业。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