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上扬5.4%至3.4万亿元

尽管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去年出现下滑,新加坡却逆势上扬,规模同比上扬5.4%。(档案照片)
尽管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去年出现下滑,新加坡却逆势上扬,规模同比上扬5.4%。(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尽管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去年出现下滑,我国却逆势上扬,规模同比上扬5.4%至2.5万亿美元(约3.4万亿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周三(18日)发布《2018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增长去年出现不确定性,导致全球资产规模下滑4%至74万亿美元,扭转2017年的12%增幅。

不过,新加坡在这期间继续成为资产管理者和投资者通往亚洲的枢纽,因此资产规模方面取得增长。

我国的传统领域资产规模下滑7%。这是因为资产估值疲弱,抵消净资金流入。若看五年表现,平均年增长为12%。

另类资产规模去年取得15%增长。当中,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和风险创投(venture capital)增幅分别达14%和40%。

除了资产规模增长,许多资产管理人继续把我国视为进行投资组合管理活动的有利环境。去年在我国注册和拥有执照的基金经理增加72人,使到我国基金经理人数达到787人。

投资地区方面,亚太区域依旧是本地资产管理者关注的投资地区。有三分之二的资产规模是投资在亚太地区,其中38%流入亚细安。

报告说:“虽然中国和印度还是主要投资市场,不过有越多投资者把目光投向潜力十足的亚细安。”

金管局举例,亚细安去年有不少巨额融资交易,例如提供预召服务的Grab和Gojek,以及电子商务平台Tokopedia。

这主要因为亚细安城市化和消费增长的步伐加快吸引投资者,加上许多企业如今选择延迟上市,以致私人融资需求增加。

对此,新加坡能借助地理位置和金融基础建设来服务这方面的需求。过去五年来,本地的私募股权和风险创投取得2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为了进一步壮大这个生态圈,金管局去年11月成立50亿美元的私人市场计划,吸引全球顶尖私募股权和基础建设基金经理在本地深耕。截至今年3月,当局已经发放超过10%款项。

当局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联合打造“交易星期五”(Deal Fridays),帮助私人市场投资者和高增长起步公司牵线搭桥,促成投资交易。

政府也将推出可变动资本公司(VCC)框架,为资产管理业者带来更大灵活度和成本效益,吸引他们在本地注册投资基金。

此外,金管局也倡导绿色投资、提升科技和创新技能等事项。

它今年2月扩大了绿色债券津贴计划,同时降低发行规模的门槛;去年12月,当局推出3000万元的网络安全能力津贴,提升我国金融界网络方面的抵御能力,以及协助金融机构发展这方面的人才。

金管局指出,上述计划有助加强新加坡作为亚洲枢纽的地位,本地资产管理行业中期前景依旧乐观。“国际投资者对私人市场、基础建设和绿色投资的新需求,会继续带动本地生态圈的增长和多元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