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股市主要上市百家企业 去年回购股票总额飙升75%

字体大小:

100只在本地股市主要上市的企业去年共回购总值10亿3000万元的股票,展开回购的企业数目比一年前高出20%,回购总额更是飙升75%。

新加坡交易所(SGX)昨天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24只主要上市的股票共回购了1亿零100万股,总额为1亿1400万元,低于11月的1亿7400万元,但高于一年前同期的7000万元。

从全年来看,去年的回购总额显著高出2019年的5亿9000万元,但低于2018年的15亿3000万元。

SITI 8基金管理公司董事萧玮恩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基金经理和企业一般会在年底进行橱窗粉饰,以让财务报告的表现看起来较好,因而推高年底的股票回购量。此外,有些公司会制定股票回购政策,并必须在某个期限内完成。

股票回购是上市公司从公开市场买回公司股票,并将买回的股票纳入库存股,意味着这些股票不再于市面上流通。

回购的股票可以作为酬劳发放给员工,还可以在公司需要现金时,重新通过公开市场卖出。公司一般会趁估值低时回购股票,用于稳定或提升公司股价。

萧玮恩说:“股票回购是否预示是进场的时机,其实没有明确的答案。传统上,股价起初可能会因买入量和兴趣提高而激增,但这个现象一般上不会持续太久。买入势头终究必须长期维持,否则股价可能退低,甚至跌至比回购价还低。”

他指出,企业一般上是根据股票的估价决定回购价,并不一定意味股价处在最低水平。

去年回购额最高的五大公司是星展集团(DBS)、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华侨银行(OCBC)、扬子江船业(Yangzijiang),以及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其中,丰益国际刷下前年入榜的吉宝房地产信托(Keppel REIT),成为五大。

丰益国际上一次回购股票是在2016年8月,并隔了四年再度于去年11月起回购股票。集团在12月以每股4.27元的平均价回购逾1100万股票,总额约4811万元。这使得它全年回购4470万多股票,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的0.70%。

该集团旗下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公司(Yihai Kerry Arawana)去年10月中于深圳创业板挂牌上市。新交所指出,这家公司的估值与集团的估值存在差距,前者的本益比为115倍;后者的本益比却为17倍。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成份股去年所进行的股票回购,占回购总额的82%。相比之下,2019年进行回购的海指成份股,占回购总额的三分之二。至于回购额最高的非海指成份股,则包括华联企业(OUE)、佳发公司(Japfa)、银湖寰宇(Silverlake Axis)、环球投资(Global Investments),以及鸿福实业(Hong Fok Corporation)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