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让中国灵芝走向世界

字体大小:

高管特区

在传统中药文化中素有“仙草”美誉的灵芝,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市场普及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国灵芝行业产值至今也已超100亿元(人民币,下同,21.87亿新元)。然而,在产业风光的背后,却存在市场无序竞争,缺乏系统的标准约束等问题。

与灵芝结缘将专业变为事业

作为中国灵芝行业龙头企业的掌舵者,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李晔认为,中国灵芝产业需要规范经营,才能增强整体竞争力,使中国灵芝打入国际市场。他坚信,若干年以后,等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整体稳定下来,中国的灵芝产品将以更高的姿态面对全球的竞争。

1987年,16岁的李晔考入福建省宁德农业学校,开始学习食药用菌的栽培及加工技术。彼时,农校的老师们指导学生开始研究灵芝菌种分离制作与人工栽种试验,李晔常常把栽培成功的灵芝带回宿舍制作成保健饮品与舍友分享,自此与灵芝结缘。

上世纪80年代末,福建省农科院与浦城县管厝乡政府联合建立原木灵芝仿野生栽培基地,毕业返乡的李晔被聘用为基地的技术员,并成为闽北乃至浙江等临近省市的灵芝种植技术指导员。“我喜欢研发、种植灵芝,每当看着长势喜人的灵芝,再苦再累都化作乌有。”

1995年,由于灵芝市场不景气,乡镇主管部门决定解散灵芝场,并将人员分流到各个政府部门。李晔不甘心九年的学习研究成果付之东流,他放弃进入政府部门,继续灵芝事业。

“虽然一切都要重头再来,但我还是看好灵芝产业的发展。”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与思索,李晔在浦城仙楼山下建成了闽北第一个私营的仿野生人工栽培灵芝基地——兴浦灵芝场,并在县城成立了灵芝经营部。

试销市场看好,李晔允诺灵芝种植农户:“今后你们按我的要求种植灵芝,产品全部由我定价收购加工,保证你们增产增收。”结果,种植农户劲头倍增,灵芝种植恢复到最高峰时的5000立方米,当年户均增收8000元。

为了了解灵芝市场的现状,李晔开始参加中国各大展会,进行灵芝产品调查。由于当时中国灵芝市场尚未打开,价格上不去,不少灵芝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打退堂鼓,李晔却开始尝试灵芝的初加工,同时拓展灵芝的营销渠道。

走产业化之路

1997年,兴浦灵芝场以“仙芝楼”注册了商标,通过外贸商把原料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但初加工产品通过中间商卖到消费者手里,产品附加值低,价格波动幅度大,无法长期占据市场。

“那时治疗癌症的中草药比较少,国内很多企业开始宣传灵芝抗癌,我们便为一些企业提供原料和半成品”,李晔意识到,想要更大程度地发展灵芝事业,必须实现对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于是他开始筹划研发新产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批文,注册成立销售公司。

通过对市场的考察、调研,李晔敏锐地觉察到灵芝的产品增值关键在于产品的深加工。为了填补灵芝深加工的技术空白,李晔开始四处拜访专家,“当时有一些学者提出,灵芝孢子粉具有坚硬的双层几丁质外壳,有效成分被紧紧包裹,灵芝孢子粉如未破壁不易被人体吸收。于是我们开始攻关孢子粉如何破壁。”

经过五年的努力,李晔及其团队以孢子粉破壁技术为突破口,开创了孢子油萃取等一系列灵芝深加工高新技术,并将有机灵芝产品带入产业化道路,李晔的灵芝深加工产品在中国市场逐步打响。

如今,面临着国内外企业激烈竞争的李晔认识到,只有整个行业实现规范经营,才能增强中国灵芝行业的集体竞争力,“同样的产品,日本品牌的价格会比中国的高出两到三倍,这是因为日本企业在国外的信誉普遍比中国高。”

面对中国市场上灵芝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李晔深感责任重大,“社会上众多企业打着‘灵芝包治百病、专治肿瘤’的幌子,都是在钻消费者知识面欠缺的空子,进行虚假宣传。在台湾、日本,灵芝的保健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而在大陆,大家对灵芝的作用的了解还不多。

“其实,灵芝是中国的,我们要把外国人的观念改变过来,只有中国的灵芝是最好的。”李晔自信地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