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停车导航系统原理相同 制造微创手术仪器帮医生更准确穿刺

南科医疗科技的共同创办人吴锦权(左)和吴家伟希望手术仪器ANT日后能够协助医生治疗奇难杂症,让更多人受益。(庄耿闻摄)
南科医疗科技的共同创办人吴锦权(左)和吴家伟希望手术仪器ANT日后能够协助医生治疗奇难杂症,让更多人受益。(庄耿闻摄)

字体大小:

精深科技同工业4.0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将影响到未来社会与人类生活的面貌。由于属于尖端科技,带头推动的企业往往是起步公司。

《精深科技·企业先锋》最后登场的正是起步公司南科医疗科技,专攻微创手术和活体组织检查,制作出能辅助医生为病人准确穿刺的仪器,解决医界向来面对的难题。

之前受访的另两家起步公司也不遑多让。宝科数码(OTSAW)推出亚洲首款户外自动巡逻机器人O-R3,而Gilmour Space Technologies则研发火箭科技,甚至同美国宇航局签署协议,一起开拓太空科技。

至于从机械零售贸易起家的企业宿将PBA集团,则成功转型投入制造自动引导运输车和机器手的先进科技市场。它们都是企业先锋,也为本地企业在精深科技的探索和开创方面,树立亮眼的招牌。

如果想到创业人士的话,首个印象可能是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是踏入职场几年后决定转换跑道的青年。

不过,有两名男子选择在职场打拼了10多年后,才决定踏上创业这艰难的道路,更进军医疗科技这专门的领域。

南科医疗科技(NDR Medical Technology)首席执行官吴锦权(39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其实他和担任首席科技官的友人吴家伟(45岁)多年前已萌起创业的念头。

两人早在2005年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从事研究工作时相识。

吴锦权说:“我们负责工业项目,包括制作自动化机器人和仪器。其实,我们之后有考虑创业,不过当时觉得时机不对。”

接着,两人各奔前程,到不同的大小企业工作并累积经验。

吴锦权首先在跨国企业工作,接着到一家涉及生物医疗领域的孵化器打工,更学习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并获得津贴。

吴家伟则在一家小企业从事科研工作和项目设计。

吴锦权说:“我们这期间还是有保持联系,而且始终没有忘了创业的念头。”

五年前,两人认为创业时机成熟后,决定开创自身的职场跑道。

吴锦权透露,他们当时考虑从事各种行业,包括家居装修。后来考虑到许多国家有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意味着医疗领域需求逐年增加,他们因此把创业目光投向这个行业。

拥有制作机器人经验的他们,也决定专攻微创手术和活检这方面,制作辅助医生可准确穿刺的仪器ANT(Automated Needle Targeting的缩写)。

吴锦权解释:“我在孵化器工作时也接触不少企业,并知道微创手术在过去30多年来是医生面对的一大挑战。”

他说,医生进行切除癌症肿瘤或是消除肾结石等手术时,都会参考X光或是断层扫描的图像,再对人体进行手术。不过,并不是每一名医生都能“百发百中”,首次穿刺便直接找到正确的位置。

ANT可衔接其他仪器 自动锁定位置方便穿刺

如果器官经过多次穿刺,甚至被刺伤,病人可能出现内出血的状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ANT仪器可在衔接至X光或断层扫描仪器后,阅读图像并自动锁定位置,让医生能更准确地进行穿刺,精准度达2毫米。

吴锦权表示,这台仪器的运作方式,与协助司机把汽车倒退进入正确停车位很类似。

他说:“我们就像个停车机器。当你行驶到停车位附近,我们就会指导你停车。因此如果你倒退技术不是很好,我们还是能够让你抵达准确的目的地。”

他指出,自己负责业务拓展方面,而吴家伟则专注于产品科技的研发,因此两人的专长可说是相辅相成。然而,两人创业初期还是遇到不少困难。

吴锦权忆述,两人一开始对医疗领域的认识不多,所以必须下许多苦工研究和学习,也有人质疑他们制作的产品。

原本只针对肾脏 后扩大至其他器官

不过,两人坚持不懈,设法和多名医生交谈,最终遇到愿意尝试仪器的贵人,并且签署了研究合作协议。他们起初只是针对肾脏手术部位,但也在医生的建议下,将产品的适用性扩大至人体其他器官和部位,例如肺部、肝脏及脊椎等等。

“本地是医疗旅游枢纽,因此也走在医疗科技的前端,医生也非常欢迎新仪器。”

不过,新加坡市场毕竟不大,他们因此带着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寻找投资者。

公司不但在这期间与中国天津市肿瘤医院、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病院等合作,而且还在东南亚区域进行了六次的成功临床试验。他们也在本地和国外参加多项比赛,赢得不少奖项。

到目前为止,南科医疗科技已获得新加坡创新机构(SGInnovate)、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新科工程和南洋理工大学的“NTUitive”创业计划等方的资助。

除此之外,公司在大约一年前将人工智能科技注入ANT,让仪器能够断定进行穿刺的位置。

吴锦权解释,他们进行试验时发现,医生寻找穿刺位置时难免会遇上困难,因此人工智能可在阅读图像后断定位置。

如果引用刚才停车的例子,有了人工智能功能的ANT就像导航系统,让汽车能够行驶到停车位范围,之后再协助司机准确停车。

医生采用ANT后,穿刺成功率大大提升,而且平均只需要六七分钟即可完成穿刺,省下不少时间。医生过去或许要花上八至30分钟才完成穿刺。

问及这项产品会否取代医生,吴锦权回答:“我们是不会取代医生的。这是协助他们做更精准手术的辅助器材。”

“医生有最终决定权,他们还是能以多年来的经验做出判断。”

他补充,辅助器材获得监管批准的过程也会较短。

吴锦权指出,对制造医疗硬件的公司来说,三年半完成临床试验已算非常快。

他透露,他们目前正和其他投资者洽谈,以壮大公司规模,希望明年在全球推出这项产品。

“如果将来出现奇难杂症,我希望这台仪器能为医生提供更专业的帮助。癌症如今相当普遍,我们或许日后能从自己研发的产品中受益。”

SME中小企业本专版每逢星期四刊登。欢迎商团提供资讯,请传真到6319 8125或电邮到zbcj@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