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生产骨骼支架 将再生医学技术投入应用

奥世博首席执行官吴坤成(左)和技术总监林劲希望将本地医疗科技品牌带向更大的国际舞台。(潘丰源摄)
奥世博首席执行官吴坤成(左)和技术总监林劲希望将本地医疗科技品牌带向更大的国际舞台。(潘丰源摄)

字体大小:

20多年前,一只背上长着人耳朵的老鼠轰动全球,也让“再生医学”这项新技术进入大众视野。本地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将再生医学技术投入应用,帮助病患重新长出骨头和组织。

奥世博国际(Osteopore International)以3D打印技术生产的骨骼支架,不仅可应用于颅骨和腿骨手术,也受到美容整形医生欢迎。目前全球已有2万多名病患使用这项专利产品。

奥世博首席执行官吴坤成介绍,这项产品最早始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医院和淡马锡理工学院科研团队的组织工程技术(tissue engineering)研究。他们在2003年设立奥世博,以便将研究成果投入商业应用。

能节省手术和住院时间

许多进行开颅或切骨手术的病患,过后都要用金属部件填补缺失的骨头。这既不够美观,也有感染风险,病患需要经常回院复诊。

奥世博研发的骨骼支架使用聚己内酯(PCL)材料,有许多密集的小孔。将它植入身体后,血液可以流通,骨细胞和组织也能在其间生长。在骨头生长的同时,支架也会逐渐溶解为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两年后完全消失,只留下病人自己重新长出来的骨头。

公司技术总监林劲说:“我们的研究发现,使用支架能节省30%至70%的手术和住院时间,不仅帮助医生提高手术效率,也让病患能尽早出院。”

林劲和吴坤成先后在2014年和2015年加入奥世博,帮助公司加快产品研发和商业化步伐。五年间,奥世博产品种类从四种增至150多种,既可以用于治疗颅缝早闭、眼窝骨裂和小腿胫骨缺损等病症,也能用于美容整形手术。

说到这里,吴坤成拿出一块只有半个指甲盖大小的圆球状支架,问道:“你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原来,这是公司应韩国整形医生要求开发出的隆鼻填充物,把它植入鼻尖,日后就能长出真的骨头,不会像“硅胶鼻”一样塌陷移位。公司现在也尝试使用新材质,研发隆胸用的填充物。

在奥世博的10多个海外市场里,韩国和越南占的比重最大。韩国有庞大的整形市场,越南这个电单车大国,则有许多人因为车祸需要腿骨手术。在本地,这个支架则可帮助需要植牙的公众缩短治疗时间。

改变医生观念是最大挑战

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公司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说服医生改变观念,试用支架。林劲说:“许多医生用传统方式做了几十年手术,要让他们尝试新的操作并不容易。但只要他们迈出第一步,很快就能上手。许多医生甚至举一反三,告诉我们应该开发哪些新产品,让他们用到手术中。”

两年前,一名澳大利亚男子右腿胫骨发生感染,要截肢到膝盖以上。在医生建议下,他选择将奥世博的骨骼支架植入右腿。这个长达36公分的胫骨支架,是公司历来尺寸最大的产品。

林劲上月初飞往澳洲探望这名病人,发现对方已经长出新的胫骨。“他在家里基本不用拐杖行走,也重新开始工作,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吴坤成在医疗设备行业闯荡30年,曾见到许多病人因为骨骼手术的种种遗留问题饱受其苦。他说:“我们希望能帮助病人长出自己的骨头和组织,更有自信地生活下去。”

奥世博接下来打算在美国、欧盟和澳洲建立大规模销售渠道,也已在中国注册品牌。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研发新的材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林劲认为,本地的医疗科技水平并不输给美国等医疗大国。

“我们希望能以新加坡公司的身份来证实这一点,将本地医疗科技品牌带向更大的国际舞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