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者谈身后事

字体大小:

华人社会长时间避谈死亡,家庭里不谈,社区大家不谈,教育体系也不谈。我们如何知道家人、父母、长辈真正的想法?该如何开口与他们谈生死课题?

台湾生死关怀教育推广协会理事长郭慧娟,和上万人谈过死亡。她说,她刚开始办“死亡咖啡馆”活动,很多人觉得干嘛没事去谈死,但一段日子后,有些人发现,谈开了心情好轻松;更多人从活动中领悟到,明瞭真切的面对死亡才能好好的活,才能让生命不留遗憾。

郭慧娟:我常常到社区跟长辈谈生死,好几位阿公阿嬤跟我说,他们想要签署临终医疗意愿书,要求家人做见证人签名,家人有的会说“签这个干嘛”或说“你会活到一百廿岁”,而不愿意签。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和家人谈这件事,谈死亡真的很难啊!

也有年轻人跟我说,很想跟家中长辈谈死亡的议题,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总不能直接问:“爸爸(或妈妈)你如果生命末期了医疗要怎么处理?你们的身后事要怎么处理?”那要怎么谈?找什么机会才是洽当时机?用什么方法比较能不尴尬?

面对死亡这件事是得好好练习的,要养成习惯渐进的谈,要有机会就谈,谈久了谈多了才能渐入佳境、越谈越好、越谈越深入、越谈越心安,越谈越有默契。

为了创造谈的机会,三年前我们举办“死亡咖啡馆”活动,提供一个让大家能真实、轻松、自在面对、讨论和思考死亡议题的氛围和环境。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位70岁的阿公,连续来参加不同主题的活动,谈临终安宁回去他就和家人交代并且做好自己医疗决定,谈身后事他就把自己想要的殡葬做法一一交代,谈财产他就预立遗嘱,教他怎么跟家人谈,他就认真的跟家人沟通。他说,该想的都想好了,该交代的都交代了,感觉心里好轻松,每天只要好吃好睡好好玩,真正体悟和实践“活在当下”,时时感恩,该道爱就道爱,该和解就和解,还要练习说再见,人生没有遗憾了。

光谈还不够,面对死亡必须有具体的准备,于是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桌游,运用游戏方式让大家更有逻辑、更有系统、更详细的思考、讨论死亡所有相关的问题和事项。

面对死亡真的不难!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容易的做到,而且很轻松、自在、坦然的面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