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角度,骨痛热症临床辩证可分三期,不同阶段的症状和对应的中药治疗也不同。且听本地中医师解析。
养生保健中医诊所的林丽明医师接受《活得好》访问时说,中药治疗骨痛热症需辩证论治,不同发病阶段和证型需采用相对应的中药治疗(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还是需要请中医师诊断开方)。
骨痛热症临床辩证可分:
1)发热期:温热郁湿,卫气同病
症状:发病初期,发热,头痛、腰痛、肌肉疼痛,恶寒,无汗,乏力、倦怠,多伴恶心、干呕、胃口差、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
方药:香薷、藿香、葛根、青蒿、羌活、白蔻仁、滑石、赤芍、茵陈、草果等。
2)极期
■毒瘀交结,扰营动血
症状:热退或发热迁延、烦躁难眠、口渴、可见鲜红色出血样皮疹,多伴鼻或牙龈出血、咯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
方药:石膏、生地、水牛角、金银花、黄连、黄芩、茜草、丹皮、炒山栀等。
■暑湿伤阳,气不摄血
症状:热退或发热迁延,乏力倦怠,皮疹隐隐,或见暗色瘀斑,多伴鼻或牙龈出血、咯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
方药:灶心黄土、炮附子、党参、炮姜、黄芩、荆芥炭、炒白术等。
3)恢复期:余邪未尽,气阴两伤
症状:发病后期,多见乏力倦怠、恶心、胃口差、口渴、大便不调,多见皮疹瘙痒。
方药:竹叶、南沙参、生薏米、山药、半夏、芦根、麦冬、砂仁、西洋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