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许多技术性词汇,一般民众难以理解。《活得好》请资深中医师林丽明医师解说一些常见的中医术语。本期谈“脾胃虚寒”。
林丽明医师说,脾胃虚寒的临床表现是胃脘部隐痛或突发性疼痛、喜温喜按,得热痛减,食后胀满、吐清水、胃口减、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四肢寒冷、畏寒喜暖等。
这类型患者多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小儿腹痛、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等。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的患者,多采用中药(口服或足浴)、针刺、温灸、拔罐、耳穴贴压、推拿、药膳等综合疗法。
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
缓解和预防:
- 当患者腹痛剧烈时,应先禁食,疼痛缓解后坚持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进食清淡易消化、温暖及营养丰富的食物。
- 不宜食用生冷、苦寒、黏腻的食物,比如梨、西瓜、香蕉、甘蔗、黄瓜、丝瓜、苦瓜、芹菜、茄子、绿豆、百合、蟹肉、绿茶、冷冻饮料等。尤其不宜多饮清热泻火的凉茶,如药材店卖的24味凉茶,或用苦寒的中药如夏枯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板蓝根等煎煮的凉茶。
- 宜食温热、甘缓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樱桃、栗子、韭菜、洋葱、香菇、山药、牛肉、羊肉、鸡肉、海虾、生姜、辣椒、胡椒等。进补之品适合蒸、焖、煮、炖等烹调方法。
- 避免长时间处于冷气环境,可使用热敷袋放置于腹部,为腹部保温。
- 注意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防止过劳。
- 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如太极拳、行走、跑步、跳舞、爬山等。
- 多晒太阳,常洗热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