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待新冠肺炎

本地不是疫情灾区,无病者不必戴口罩,也无需恐慌。(陈渊庄摄)
本地不是疫情灾区,无病者不必戴口罩,也无需恐慌。(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犯”,因此要达到预防胜于治疗,就是加强自身免疫力,免疫力是世界最好的医生。资深中医师曾庆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提出他对新冠肺炎的看法。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前称武汉肺炎)发展至今,坊间人心惶惶,什么是假消息,什么是可以尝试的防范之法,人云亦云,许多人宁可信其有,这反而制造了更多混乱之局。

资深中医师曾庆亮指出,这次新冠肺炎肆虐,传染率比一般感冒高,加上还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因此造成人心惶惶,胡乱听信谣言,例如连夜排队购买中成药,服用任何药物或偏方来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如吃大量大蒜、喝盐水或用盐水漱口,甚至喝酒精浓度高达68度的白酒,希望把肺炎病菌消灭,其实是非常不科学也是很危险的。

他说:“中医强调的是对症下药,如果不经过辩证服药要害人命的。”中医认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这句话说的是桂枝汤方主要是发汗解肌用的,散寒的温性代表,碰到热性病就会加重病情;而承气汤相反是寒性的药物,治疗热病,如果用错治疗寒性的疾病,那就是雪上加霜;现在很多人喜欢用中药治病,但是治疗错了那损失就大了,而寒湿阳虚的体质如果服用双黄连,就会越吃体质越糟糕。

他说,中医把这种在春季始发的瘟疫称为春瘟。因为中医药防治疫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整体的疫病防治理论。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是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而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无论疫情处于什么阶段,注重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

好习惯是最好的保健师

所谓邪不能胜正,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犯”,因此要达到预防胜于治疗,就是加强自身免疫力,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首先是要养成自动自发的好习惯,好习惯是最好的保健师。很多时候,只要小小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加上勤于锻炼身体就可以加强免疫力。

保持双手清洁,尤其是不要有揉眼睛、揉鼻子或喜欢把手放在嘴里的习惯。我们的双手可以说是隐藏许多的病菌,而且也是我们活动最多的范围,因此要常常警惕。

保持口腔清洁,不仅可以预防口腔和牙齿的疾病,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全身性疾病。口腔是人体的“开放门户”之一,所谓病从口入,人们不但通过口腔摄取营养物质,而且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也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

同时,口腔与胃、肺等脏器相通,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口腔和牙齿的任务是食物加工的第一道工程。通过牙齿咀嚼和口腔分泌适量的涎液和唾液,帮助食物消化吸收,还有杀菌、解毒、抗癌作用,所以被誉为“天然的防癌剂”。

保持身体清洁,现代医学认为,洗澡可促进机体体温调节,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加速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然而,洗澡次数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洗澡容易消除皮肤表面具有润泽保护作用的皮脂膜,使皮肤变得干燥,因此造成皮肤过敏;同时,这样的皮肤反而容易受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袭。所以洗澡方法不当,也可引起疾病。

衣服时要更换,根据新加坡气候环境,原则是降温、通风透气,以利于体热和汗水的散发。

习惯定命运包括身心灵

所谓“习惯定命运”,可见习惯不仅限于身体,也包括心智与心灵方面。许多的习惯是和心理素质与人的性格有密切关系。

习惯,有时称为行为习惯,是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特有的、固定的行为。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增强身体健康,延长寿命,不良的行为习惯,则可能导致疾病,减少寿命。

疫情期间,曾医师建议如下:

·起居习惯:早睡早起,生活有常。

·饮食习惯:吃饭八分饱,多粗少细,多素少荤,不吸烟,少喝酒。

·锻炼习惯:坚持运动,持之以恒。

·穿着习惯:舒服、得体。

·卫生习惯:保持清洁,但不是有洁癖。

·心理习惯:坦荡大方,不与人争,不与人吵,事过就了。

当然,人们的机体是处于动态状况,加上和大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所以养生不可墨守成规,必须结合整体元素。只有尊重自己的生命,负起社会责任,才能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

在这非常时期,曾庆亮医师建议人们应尽量: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进食生冷或未熟透食物,包括奶类、蛋类和肉类;避免无谓的食疗方。

·尽快就诊;如有身体不适,特别是有发烧咳嗽,应要尽快就诊,不可违疾忌医逃避隐瞒病情。

他强调: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这期间,每个人应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公德心负责任的公民,这才能尽快打败这场瘟疫。

到访医院应戴口罩

对于何时必须戴口罩,曾医师认为,本地不是疫情灾区,所以不必紧张而过度反应,根据政府指示,无病者不必戴口罩,同时,也无需制造恐慌。但是如有必要到访医院,就应该戴上口罩,并时刻借助医院提供的消毒液洁净双手。若出现社区感染疫情,就应该戴口罩。

曾医师开了以下的食疗:

食疗方:益津养阴

黄芪12克,茯苓12克,太子参12克,炒扁豆16克,北沙参12克,麦门冬12克,制半夏8克,炙甘草8克,老陈皮4克,乌梅3枚。先浸泡半小时,以三四碗水慢火煮约40分钟,当茶饮用,或加入排骨煮汤喝。

曾庆亮医师强调,在这疫情时期,加强个人免疫力至关重要,而“益津养阴汤”作用是健脾和胃润肺。不是为了针对疫情。除了可以达到润肺止咳(即便没有咳嗽也可服用)。他说:“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新加坡的生活习惯导致很多人有胃酸倒流现象,影响脾胃不和,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的气血化生之源,因此调理脾胃实际上是增加人体免疫力。”同时,中医认为脾为肺之母,所以调理脾胃也达到润肺的目的。

资深中医师曾庆亮指出,这次新冠肺炎肆虐,传染率比一般感冒高,加上还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因此造成人心惶惶,胡乱听信谣言。“中医强调的是对症下药,如果不经过辩证服药要害人命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