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需要输血的医疗状况以手术为首,一些特定治疗及重症冠病病患也需要输血。但目前,只有1.8%的本地居民捐血,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年捐血两次以上。受访专家就一些坊间流传的捐血迷思做出解释,以期消除人们对捐血的误解。
刚过去的星期天(6月14日)是“世界捐血日”。本地每年大约有接近三万名病患需要安全及稳定的血液供应才能生存。
受访医疗专家强调,捐血属于必要项目,并希望解开常见迷思,消除人们对捐血的疑虑,鼓励更多人在疫情期间也捐血。
捐血属于必要项目,而血液成分的保质期有限,疫情期间更需要捐献者积极捐血,确保本地血液储备供应充足。(iStock图片)
李思颖医生指出,一次全血捐赠过程可以获得的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并可同时使三个病人受益。(受访者提供)
味噌蛤蜊汤配海苔。(厨师Ben Kirk与邱德拔医院联合提供)
林丽明医师提醒,服用任何药丸或胶囊的传统中药,包括草本提炼精华,必须等三天后才可以捐血。(受访者提供)
为防冠病,等候区座位与采集血液的床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新加坡红十字会提供)
字体大小:
最常需要输血的医疗状况以手术为首,一些特定治疗及重症冠病病患也需要输血。但目前,只有1.8%的本地居民捐血,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年捐血两次以上。受访专家就一些坊间流传的捐血迷思做出解释,以期消除人们对捐血的误解。
刚过去的星期天(6月14日)是“世界捐血日”。本地每年大约有接近三万名病患需要安全及稳定的血液供应才能生存。
受访医疗专家强调,捐血属于必要项目,并希望解开常见迷思,消除人们对捐血的疑虑,鼓励更多人在疫情期间也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