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松:甘榜的月亮分外明

字体大小:

晚餐时间

自小喜欢过中秋,喜欢甜滋滋的月饼,更喜欢看到成群结队的小孩,提着灯笼满街走。

那些年,中秋节在我家是仅次于农历新年的“大日子”。婆婆总会在中秋节来临前,拉着我大老远搭巴士“下坡”,去牛车水一间老字号饼家买月饼。

这间老字号饼家,当年可说家喻户晓,老师傅手工制作的传统月饼更是大受欢迎。中秋来临前,饼家会一早挤满人,争着买月饼的人会从店内挤到五脚基,再从五脚基挤到狭窄的马路上。

当时不流行排队,买月饼的人会肩并肩、前胸贴后背站着,前方的人只要稍微往前移,“腾”出来的空间马上会被后方的人补上。大家挤得热汗淋淋,无非为了早点挤到饼家柜台前,买几盒月饼带回家。

‘赶猪仔’控制人数

面对反应热烈的顾客,饼家倒也拟出了一套对策,他们会把店前的五脚基“封锁”,派出几个较壮的店员,用横摆的长棍把顾客拦在五脚基外,然后利用长棍的一起一落,控制进入店里的顾客人数。

婆婆当时就把饼家控制人数的招数形容为“赶猪仔”,此后的每一年,婆婆每说“赶猪仔”,我就知道她要去牛车水买月饼了。

八月十五这一晚,婆婆一定大费周章,准备丰盛的祭品来祭拜“月光娘娘”和祖先。满满一桌的祭品,有酒有茶,还有一盒盒的月饼、柚子、菱角等。最开心的一刻,就是祭拜仪式结束时,婆婆只要一个点头,我会马上找来刀子切月饼,而咸蛋黄最多的那一块,往往会在第一时间,被我大口吞进肚子里。

中秋节的重头戏,当然少不了提灯笼。当年的灯笼,不用电池亮灯,也没有一而再重复播放的电子音乐,但它的设计很有巧思,即使一个美禄罐,甚至去了果肉的柚子皮,都可以制作成灯笼。

难忘融洽温馨中秋氛围

当年在甘榜过中秋,每户人家的小孩也会不约而同地提着灯笼往外走,小孩的人数会从最初的三几个,增加到几十个,很快组成一支灯笼大队。大家人手一灯笼,走在没有路灯的泥泞路上,有时还边走边唱歌,那种融洽温馨的中秋氛围,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随着健康意识抬头,月饼如今少了几分甜;也因为高度西化、生活越来越忙,提灯笼的小孩也越来越少。刚过去的中秋夜,我特地到楼下公园走了一趟,希望找回昔日的感觉,无奈公园走遍,就只看到一对年幼小兄妹,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提着电子灯笼在散步。

我也试着用灯笼装饰办公室的某个角落,希望带动一下中秋气氛,但我发现,同事对张挂着的灯笼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很多甚至是视而不见。

今年的中秋月,依旧还是一样圆,只是物换星移,当年的感觉也已不复存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