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一座罗马城

字体大小:

三读空间

你我都是一座罗马城,伟大且独一无二,要如何成就其实也不会太复杂:只要专注过好每一天,应该就足以过好这一生了。

我的学生三十而立了,那天特地约他吃饭,相谈甚欢。不想10年前那圆鼓鼓的胖小伙儿,而今已是落落大方,自信满满,事业颇有成绩,很是为他高兴。

言谈间,他忽而提起了番茄时钟。也不知为何会聊起来,或许是看到我盘里的沙拉配菜有小番茄吧?我完全没听说过番茄时钟,学生于是就简略为我说明,那是一套借由切割时间,让人专注工作的方法。他接着说,专家曾以形象的比喻,形容人脑的前额叶住着一只顽皮的小猴,这小猴对什么都很好奇,容易分心,所以我们必须给猴子一些甜头,来加以驯服。他还给我看了番茄时钟的App,原来就是一个计时器。

后来我上网查阅,所谓番茄时钟或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80年代由Francesco Cirillo提出的时间管理方法。意大利语Pomodoro就是番茄。整个操作步骤很简单,先是拟定要完成的计划;然后设定番茄计时器,一般为25分钟;25分钟内持续专注工作,之后可小休5分钟,这为一个单位;完成四个单位,就可放松一刻钟或半小时。小休就是安抚猴子的甜头,让猴子松松筋骨,翻个跟斗,吃根香蕉,再来乖乖工作25分钟。

人脑是要驯服的,自律是得培养的。我很好奇,当初提出25分钟为一个单位,是否说明人的专注度以25分钟为平均极限?

上周六我们在草根书室办了“三读空间”第二本专栏合集《也许明天,也许来世》的发布会。说来,其实从写专栏到结集成册,不也符合番茄时钟的操作原则?《也许》收集了我2013年末至2015的50来则作品,可以说新书是用了两年半时间来完成的。如果出书是我拟定的计划,那每两周写一篇画一则专栏就是我设定的番茄时钟。其实,番茄时钟只是教你如何分配时间,却没教你如何执行工作或计划。我对此只是初步涉猎,并不清楚其背后的理论依据,但直觉上并不觉得这套原则有何创新。仔细想想,人类的文明最大的一个关键,不就是懂得化整为零,再将局部逐一拼凑,构成另一个整体?这不也是大自然规律赋予我们的运作智慧?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一月30天,一天一日夜。我们只要把握好每一天的一日夜,进而就能把握好一周一月一季一年。若按古人归纳出的说法,在西方就是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东方就是按部就班。

如果我们这一生是一件最伟大的作品,我们每一天都努力完成一点点,一年就可以小有成果了。而把每一年的成果都积累下来,那大半生的成就不也是挺可观的吗?也许很多人在年少时,会对未来感知茫然,不晓得人生有何目标,更不晓得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谁没有懵懂茫然的阶段?因为一旦说起人生的远大目标,总感觉太可怕,太遥不可及。但我们只要把时间拉长了,就会发现这许许多多看似毫无意义的忙碌,原来都在潜移默化中成就此时此刻的自己。正如那天我望着眼前三十而立的学生,他那一刻的自信与从容,不也是过去30年点点滴滴的聚合?所以我相信过去曾经面对的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成与败,没有一种努力会是白费的,没有一份付出会是无谓的。

你我都是一座罗马城,伟大且独一无二,要如何成就其实也不会太复杂:只要专注过好每一天,应该就足以过好这一生了。

恰逢今日为屠妖节,又称万灯节,象征着光明与希望,那就祝福大家都能寻得内心的一份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