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果:童年飞远之前

字体大小:

一切恍若昨日,那些熟悉的旋律,不都是久别重逢的故知,只是我们唱的,不知是动人的歌词,抑或自己的故事了?

我常常把记忆搞乱的。比方说,我很清楚记得小学每逢星期一都有周会,而在周会上都会由音乐老师带领,全校齐唱一连串歌曲,所谓的assembly songs。那时候礼堂外就是篮球场,后方就是食堂,我们盘腿坐在地板上,歌声随着老师钢琴的音符,在空旷的礼堂回荡。我一直以为小时候唱的中文儿歌,就是周会时学来的,将记忆略加整理,才发现全记错了。

因为小学读的是英校,校方编选的歌单自然都以英文为主。我童年最早的儿歌则是中文的,应该都是哥哥姐姐那儿学来的。6岁迁入组屋之前,在乡下的幼儿园学了一年,在那儿学写中文单字,学唱中文童谣。老师给小朋友分不同乐器,我拿到三角铁,大家围成一圈一边唱《小星星》一边等老师给指示,点到谁就敲打手中乐器一次。三角铁的声音格外清亮,我轻轻一敲,仿佛小星星的眼睛一亮,感觉整首儿歌都荡漾开来,太奇妙了。

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找朋友》,老师还编了简单的舞步,我们一边唱一边勾着小手,先是绕着圆圈找朋友,之后行个礼,握握手,笑嘻嘻,点点头,再来绕着圆圈,挥挥手,再见。

那算是我最早的音乐启蒙,原来歌唱如此美好。而谁的童年不是唱出来的?欢快的旋律,简单的歌词,偶尔加上活泼的舞步,那就是生活中美的艺术了。所以当实践剧场的艺术总监郭践红去年拨来电话,邀我参与“儿歌新唱计划”,为老儿歌注入新生命,我立即就答应了。该计划主要通过重新编曲演唱,搭配原创插画,以及新创简短音乐剧本,让曾经陪伴你我的中文儿歌,再次传唱开来。

首批入选的12首儿歌,还记得第一幅画的就是《小白船》,几乎是一提笔脑海里就有清楚的构图,儿歌的意境刻画得如此悠远,多么难得。

我成长的那个年代,生活环境语言丰富多彩,在学校接触英文歌谣,生活周遭则传唱中文儿歌,这些都成了我文化的养分,让我既有了《小白船》的审美,也有了“Yesterday Once More”的韵味。我印象中有一回,大概小四、小五年级吧,问了身旁的老师“Yesterday Once More”唱的是什么?那是我们的其中一首周会歌曲,那时懵懵懂懂,却又隐约感知该曲与其他儿歌不同。忘了老师是怎么回答我的,后来才得知那是木匠兄妹The Carpenters的流行曲,我们还唱过他们的“Top of the World”。一切恍若昨日,那些熟悉的旋律,不都是久别重逢的故知,只是我们唱的,不知是动人的歌词,抑或自己的故事了?年纪小小,历经岁月尚浅,没有太多的昨日,又怎能明了木匠兄妹歌曲的意蕴?只是有些歌一旦唱了就会记得,总有一天就会明白的,我想那也是校方的用心良苦了。

那天上电台宣传“儿歌新唱计划”,主持人对《青春舞曲》格外有共鸣,还开玩笑感叹:青春一去不复返。青春是轻快的舞曲,年少时方能痛快淋漓;青春也是美丽的鸟儿,一旦飞去就了无踪影。据说原曲中的“别地那呀哟”的“别地那”就是“小鸟”之意,王洛宾在翻译时刻意保留了新疆维吾尔原文。小时候唱《青春舞曲》,唱的是朗朗上口的旋律,而今轻声哼唱《青春舞曲》,唱的已是欲语还休的心境。

童年都是唱出来的,绕着圆圈绕着圆圈,挥挥手就不回来了。在小朋友的童年还没飞远之前,让我们一同引领他们去感受美好的中文儿歌吧!

*由实践剧场推动的“儿歌新唱计划”,分画故事、说故事、唱故事三部分,11月5日正式推介,入场免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