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山:新时代里实事求是

字体大小:

三个多月前,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日前圆满召开,除了在中国国内旋起一股巨大的回响外,在国际上,也还是引起各界的密切关注的。站在东南亚的立场,中国既是一个邻近的大国,又是与本区域有紧密全方位合作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这项每五年一度的中国执政党的代表大会,其制定中国未来治国大方向的影响力,无形中也影响了我们。

在十九大期间频繁亮出来的一个说法,即中国已步入一个“新时代”,就中国国内而言,主要是阐述中国在继续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也开始为迈向一个现代化强国奠下稳固的基础。而就国际上来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全体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也是这个“新时代”的另一重要特色。

就全世界来说,这的确是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一方面包括资讯、生化等科技的发达与知识的爆发,再加上全球化的助力,令到人类的生活素质与事业机遇得以大幅度的改善,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理论上也应成为更具同理心的相互关怀。

然而另一方面,世界的区域发展与收入高低都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意识形态与宗教文化的差异滋生了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气候环境变化反复无常,全球化本身竟也成为争议的热点,所有这些不稳定的国际因素,也为整体人类的持续发展制造了许多挑战。

起码在近几年来,我们清楚看到中国自身以及带动周遭国家进一步拓展一些环球机遇,同时也越来越主动地尽可能解决或减缓这些严峻的国际挑战。对我们外界来说,这也是在“新时代”里,中国国际角色的重大正面转变。

十九大的另一项较为令海外各界瞩目的事项,也还是顺应着以上“新时代”的局势变化,实事求是地把中国社会目前所面对的主要矛盾定位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整体成长开始进入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粗放式急速增长而略为放缓的“新常态”时,国际上各界大多忧心忡忡,认为中国的经济会从此下滑,对中国自身以至全世界带来无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我在当时可谓是少数认定“新常态”不但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对中国来说一项不可多得的“好事”的国际评论员。为何如此?下回再行分解。

(作者为一名学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