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璇:沉默的大多数

字体大小:

财政部长王瑞杰在国会总结政府施政方针的辩论时提到,政府将会就国家的建设,跟不同年龄层和背景的国人,展开新系列的对话会。王瑞杰之后进一步说明,政府将通过不同的管道听取人民的意见,包括沉默的大多数,以和人民建立更坚实的关系。

要听到沉默大多数的声音,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声音,听到真正的民意,尤其是自觉被忽视群体的声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社会上有太多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就在我们的周遭,或是企业公司的员工,或是莘莘学子,或是家庭里的成员。

他们都有各自的问题、迫切的需求、满腹的怨气,但是他们选择沉默。也有人说沉默是金,所谓“无声胜有声”,是否如此,见仁见智。

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

沉默有很多种,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

对抗的沉默:就算知道也不想说出来,觉得说与不说,没有区别,通过沉默表达心中的不满,作出无声的抗议。

漠视的沉默:事不关己,多说无益。

防御的沉默:不敢说,怕说多错多,担心祸从口出得罪人,选择明哲保身,用沉默架起防御。

无奈的沉默:担心自己的意见与其他人不同,遭受到排挤和攻击。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即害怕被孤立。

不管为了什么理由,沉默就像一颗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其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就像报喜不报忧,表面看起来和谐,风平浪静,实际上问题已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当问题显现时,一切已太迟;又像一艘船,船底已经有个洞,大家都看到,就是不说出来,结果整艘船往下沉。

聪明人会说  有智慧的人会听

记者进行采访时,最怕遇到“沉默的一群”,以“不愿置评”做挡箭牌,什么都不说。或者把你当成球踢来踢去,说不是他的单位处理,他们“不能说”。也有的使出拖延手段,叫你多给一些时间,他们“准备说话”,会给你一个答复,结果拖拖拉拉,理由一大堆,说要先给上司批准,之后又说要给上司的上司批准,搞到最后什么都没说。

事情发生后,选择做“沉默的一群”,静静不出声,无疑是把发声的权利,拱手相让。不要以为自己的沉默,可以让别人失声,它反而让另一方的声音更加响亮。等到自己不想再沉默时,却发现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已处于劣势,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该说就要说,不要以为保持沉默,就能让问题好像泡沫消失在空气中,这是自欺欺人。但说话也是一门技巧,要懂得说什么话,而不是随声附和,做应声虫。

要让沉默的人开口说话,说出心里话,而不是你想听的话,靠的是诚意,让对方感觉到你用心听他讲的每一句话,而不会秋后算账。

聪明的人会说,有智慧的人会听。凡事多多沟通,问题就能解决。今天,就让我们做一个聪明人和有智慧的人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