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梅:以史为鉴——我们如何续写新马故事

马来西亚财政部长林冠英上周鼓励当地企业家要有“我能做到”的精神,与新加坡展开健康的竞争。(路透社)
马来西亚财政部长林冠英上周鼓励当地企业家要有“我能做到”的精神,与新加坡展开健康的竞争。(路透社)

字体大小:

新加坡现在进入另一个时代,领导层准备换班,人口组合也不一样,我们可能会慢慢淡忘这座城市国家建设时的艰难。如今马哈迪强势回归,给我们一个新的学习机会,我们在很多方面可能不认同他的做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他绝对热爱他的国家,是个可敬的对手。

马来西亚财政部长林冠英上周鼓励当地企业家要有“我能做到”的精神,与新加坡展开健康的竞争,他说:“为何马来西亚每次都要输给新加坡?我们可以在他们自己的比赛中击败他们,你可以做到,槟城已多次击败他们。”

他还进一步调侃说,新加坡人在营销方面确实很出色,甚至说新马很多常见的美食我们都说是新加坡的。他揶揄道:“鸡饭是他们的?……如果你不小心,炒粿条也会成为他们的。”

毕竟是选举沙场老将,林冠英的竞选式语言相当具冲击力,虽然他说自己并非“反新加坡”,但是身为新加坡人听了难免不是味道,不过这是我们要习惯的马来西亚,而且我想也不是一件坏事。

平心而论,林冠英说马来西亚可以打败新加坡,不是一句空话。20年前马哈迪主政的时候,也是新加坡在大刀阔斧准备经济转型的时候,马来西亚在多方面是我们最强劲的对手。

1996年马哈迪开始吸引外国资金参与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为外国投资提供各种免税优惠和奖励措施。那年5月他到日本访问,在东京对400名日本工商界领袖发表“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专题演讲,吸引了一些原本考虑投资新加坡的日本公司钱进吉隆坡。

当时的新加坡也在经历经济改革,发展高科技资讯业,马国多媒体超级走廊长50公里,宽5公里,总面积750平方公里,比整个新加坡还大,确实让我们感受到激烈的投资与人才竞争。

访问日本后,马哈迪紧接着又访问美国,和30多名国际高科技公司首脑开会。当时比尔·盖茨表示有意将微软的东南亚总部设在马国,其他多家电脑制造商也已在马国设立它们在亚洲的主要厂房。

马哈迪当年从美国发出一句警语:“我们已作好准备和新加坡竞争”,抽动着新加坡人的神经。

历史真的是一面镜子,对照之下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相似。

今年6月10日在我们迎接特朗普和金正恩来开特金会的时候,马哈迪到日本进行访问。根据《星洲日报》报道,93岁的他在三天访问中发表了五场演讲,五场公开对话,至少六次礼貌拜会,展现出惊人的动力,而大家都相信他的目的是拉拢日本以换取和中国资金谈判的筹码。

回到马国不到一星期,他又亲自见了马云,还展现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并表示希望学习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发展和全球化。

这次马哈迪没有说准备和新加坡竞争,而正值壮年的新财政部长林冠英说了。

也许我们仍然沉浸在成功主办特金会的兴奋中,也或许我们还没有感受到邻国最近这些动作带来的实际威胁,新加坡的反应并不大。不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以为过去10多年的和平共荣是一种自然状态,所以新加坡人都应该重新审视和理解这个时代和未来的日子里,新的新马共存关系。

首先,我们得先认识这个时代的竞争关系。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经济时代,我们不一定要把竞争当成威胁,相反地邻国如果发展得好,大家能够做到互联互通,市场越大、信息越丰富,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优势就越强。所以,我们应该欢迎这样的挑战,这是一种良性竞争,大家争的是把品质做得更好,用知识和创意把市场做大,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希望马国新政府也明白这个道理。

马哈迪在日本接受《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访问时说新隆高铁只是展延,不是取消,我相信,他要换取的是对马来西亚未来发展更大的掌控权。

刚过去的星期四,林冠英宣布将注资28亿令吉继续完成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TRX)。根据马来西亚《星报》报道,林冠英在记者会上说,根据合约,只要TRX建成,投资方印尼的Mulia集团就必须开始付钱给马国政府,一年内不还就必须支付额外1亿令吉;两年不还得付2亿令吉,之后再不还钱,整个大楼将归马国财政部。他也不介意这栋大楼以纳吉的父亲、马国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命名,可见马国新政府还是选择务实而不是意识形态管理。

第二,新加坡得认清自己的局限与优势。

马哈迪上一次主政时候,水供是一个掐住新加坡的“紧箍咒”。2002年7月开始的那一轮水价谈判,值得我们重温一遍。那年7月,马国提出把卖给我们的生水价格从每千加仑0.03令吉提高到0.06令吉,过后又调高到3令吉。马哈迪是谈判高手,他看出水是新加坡的痛点,他甚至要求提高到8令吉。

在强烈的生存压力下,新加坡团结起来接受了“新生水”。新生水不是科技上的突破,而是新加坡人的团结和执行力展现出来的优势。资源,我们远远不如邻国,但是坚定的生存意识绝不输人。收集雨水、海水淡化和新生水,新加坡的水供基本有了保障,和马国的谈判有了平等的台阶,我们才得以在后来的10多年里取得和平共荣的稳定关系。

新加坡现在进入另一个时代,领导层准备换班,人口组合也不一样,我们可能会慢慢淡忘这座城市国家建设时的艰难。如今马哈迪强势回归,给我们一个新的学习机会,我们在很多方面可能不认同他的做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他绝对热爱他的国家,是个可敬的对手。

如何在这样一个不太友善的环境中寻求共存共荣?

马来西亚的老马肯定识途,而我国第四代领袖必须快速掌握说服和带领新一代新加坡人面对竞争的方法。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总编辑 hany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