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玉武:等的智慧

字体大小: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在各种“等”里花了你多少时间?你在等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和表情?最近因为一些经历,突然让我对这个字有很深的感触。

一直以来,等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没有考虑过的状态,但原来“等”在我们的一生中,竟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占据了如此大的比例。有人算过,人的一生,睡觉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一,那其余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我们在等的,花了我们多少时间呢?想想,还挺可怕的。

等,如影随形,从我们睡醒后,就注定离不开“等”,具体的:等水开、等早餐煮好、等水凉能喝,出门等电梯、等巴士、等地铁、等交通灯;吃饭排队要等,去电影院买票要等,上厕所也要等……在社会处理事情,太多的等,无论你是谁。还有抽象的“等”例如:等对的另一半的出现,等机遇的出现,等某人的回心转意,等时间冲淡些事情……

在中国拍剧“等”出心得

等,是一个我们如此熟悉又无法逃避的被动状态。最近,我都在中国拍一部电视剧,有时有两三天没有我的戏,虽是休息,内心却很煎熬,心里从开始的烦躁不安到后来稳定下来,让我对“等”有了一些思考。

在我的行业,除了专业的要求外,耐得住“等”也是一种必须经历的训练。拍戏的过程里,“等”占据了大部分,还没轮到我的场次也要等,如果空几场的话,可能就得等上几个小时,如果下一场是一场感情戏的话,心里就会带着情绪等几个小时,很辛苦。我以前试过等了一整天,最后我一个镜头没拍到的情况。

轮到拍戏时,拍每个新的镜头之前要调整灯光,改变拍摄角度都要等,电视剧拍摄的节奏比较快,拍电影,要求高的剧组调整一个镜头,少则需要半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花在等的时间比真正拍的时间还要多得多。

因此,在生活中,工作里,等,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修行,当你一心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过程中的等就会变成一种空白,一种煎熬,很容易会让人烦躁,失去耐心,继而影响之后处理事情的状态。既然“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该如何跟“等”相处呢?

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想过它,对它没有知觉,就麻木地被它牵着走,随之被不好的情绪带着走。当真正了解它的存在,我们可能就会找到好的方式填补这些生命中的等的空白,淡定一些,从容一些,保证不被影响,更希望能在等的过程当中,为生活增添色彩和智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