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慧:成绩重要也不重要

图片来源:Instagram
图片来源:Instagram

字体大小:

一群家长在小六会考来临前夕,发起成绩不代表一切(Life Beyond Grades)的运动,邀请名人或事业上有些成就的社会人士出示自己当年小六会考的成绩,告诉家长、提醒孩子,成绩不是决定你未来的唯一指标。

运动开始以来,得到不少名人响应,他们在社交网站Instagram拿着牌子,大方展示当年会考的分数:136、197、209、240、189、163……几乎都是比较低的成绩,然后发文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孩子成绩不好也不要气馁,只要努力,一样可以出人头地。本地导演陈子谦说,他念小学时,老师常告诉他要把书读好,否则将一事无成,还告诉他追求艺术没有未来,除非要当油漆工。他现在已是备受肯定的导演,证明当年168的考绩没有阻碍未来事业发展。

争取好成绩也没错

发起运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考试来临前,在学生紧锣密鼓准备应考的当儿,运动的时机,难免叫人疑惑。

成绩不重要,是的。但成绩也可以是重要的,就看孩子的资质、看他们追求的方向、看他们的兴趣。有些小孩迟些开窍,我们要耐心等待;有些资质高,会玩也会读书,不需要家长担心;有些就是肯用功,希望争取好成绩,那也没错。

所以成绩不重要的信息,是在大家准备应考之前发出比较适合?还是成绩公布以后,用故事鼓励失意的孩子和家长比较好?或应该是在平时,而不是考试前发出,以免让其实还不太懂事的考生有很好的“借口”或有被泼冷水的感觉?

民间组织发起更具意义

IG的受众青少年较多,这些分数显目的照片和贴文,会不会让一些孩子纳闷:考好成绩好像变得不对了。

几年前在教育部极力鼓励家长不要太注重成绩之前,每当成绩放榜,新闻报道中总会有几名成绩顶尖的学生接受访问。近几年,这些好成绩的考生一起“销声匿迹”。他们是谁?如何考获好成绩?学习的过程遭遇过什么?都没有人知道了。出现的都是一些家境贫苦或身体有障碍等等的学生,分享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完成学业。这些学生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其实过去报道的那些好成绩的学生当中,也有一些故事具激励作用,不只是因为成绩好。

“不要太注重成绩”是值得推广的,尤其由民间组织发起,更具意义,但孩子该不该有压力?未必是唯一的论调,也会有人认为,适度的压力是一种磨炼,就看个别家长如何平衡、如何引导了。

(作者是联合晚报编辑主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