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良:雨、雨廊和雨伞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住惯了这儿的城市,它的雨,竟有几分私己贴心──


有一次我和妻子坐地铁回家,到了出站口,发现外面在下雨。那天我们忘了带伞,微风细雨,决定开路走。雨却越下越大,幸好“穿街走巷”多在组屋楼下,没被淋到。半途经过一大段毫无遮拦的场地,其时雨恰又变小了。刚回到家,天气即转为狂风暴雨。彼此打量稍微湿漉漉的模样,学着本地人口气笑言,今天淋到“财水”,要发了。


记得刚来本地时,见所有组屋一楼都“空置”,颇为不解,对照上海紧张的住房情况,觉得白白浪费了建筑面积。久居后渐渐明白了这个方案的很多好处,包括下雨时人们可利用组屋楼下的广阔空间,边避雨边赶行程。另外也见证了,真正要解决居民住房的短缺问题,不在于一层一地的得失,而是要着眼于国家社会的整体建设。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