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演员和角色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郭亮在《心点心》的父亲造型。(作者提供)
郭亮在《心点心》的父亲造型。(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历时三个月的新戏《心点心》就要杀青了,这也意味着和我演绎的剧中人“岳天华”即将告别。为增加年龄感,我刻意在造型上做些改动,除了每天拍戏前用特殊颜料将头发局部画白,还粘上假胡子。连续几十天,每天提前一个多小时,化装,画头发,粘胡子,换好戏服,出发前习惯照镜子,望着形象改变的自己,仿佛人物上身,随着拍摄的持续,越来越了解扮演的人物,转眼即将结束,仿佛将和最亲近的朋友告别,不,甚至就是诀别,心中有份不舍和怅然。


这就是演员和角色的关系,理论上说演员集艺术创造者、艺术品和创造工具三位一体,是调动第一自我(本我)去无限接近第二自我(角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去感受、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逻辑。所谓入戏太深,就是演员在创作角色的过程中,全情投入,以致于一时分不清角色还是自我本身的情感现状,所以就有演员会在一部戏甚至某一场戏演完后,情绪激动或压抑,久久无法平复。我曾经演过一场和亲人生离死别的戏,导演喊“cut”后,还是手脚冰冷,意识几乎停滞,那种感觉是演员这个职业特有的体验,可以认为是创作带来的快感!当然是不是真有拍完戏始终出离不了角色,甚至精神出现异样,至今仍是江湖传说,并没真凭实据。


塑造角色是演员的本分,有的演员离开角色,甚至无法以真实的自我示人。据说当年有人请中国著名影星赵丹演讲,随着日期临近,他的太太发现他越来越不安,整天担心,太太觉得很奇怪,这样一位从影几十年,演绎过许多经典角色的人,难道演讲还会怯场吗?终于到了那个日子,在大剧场里,当主持人报完演讲嘉宾大名后,忽然全场灯光熄灭,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一道追光射到台角,从侧幕缓缓走上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身穿长衫,围着长围巾,俨然一派三四十年代教授打扮,这就是化装后的赵丹,原来他需要自我设计一个角色,才可以从容坦然地面对公众完成讲演。这是我听过比较极至的例子了。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