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缘:时差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老爸,我要睡了,明天要超早起床排队!”我看了看时钟,才不过晚上10点多,一向是“夜游神”的孩子哪有可能这么早睡?都还没有回邮之际,却接到太太的简讯,“刚吃过午餐,要出发去下一站游玩了!”有没有搞错,这么迟才吃过午餐?定下心来才弄清楚,因为孩子在日本,时间比这里要快一个钟头;而太太在摩洛哥,时间却要慢上七个钟头。于是就这样一家三口三个时区,糊里糊涂地搞了七八天,总算没搞乱到机场接机的时间,还好不是在凌晨12点、1点的那种时段,否则还要伤神弄清楚是哪一天。


说到时差和时区还有一段历史。200年前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把我们的时间校定为比英国快了6小时55分25秒。一直到了1905年,新加坡和马来亚才被定为同一个时区,也就是比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快7小时30分(GMT+7:30)。在1942年2月16日日本占领时期,我们变成与东京一样的GMT+9的时区,战后才又恢复原状。不过在1981年12月31日晚上11时30分,新马同时把时间往前调快了半个小时,成为统一的GMT+8的时区,也一直维持到今天。这样一来,新马的商业、交通和金融等等就不会因为时间上的差距而产生不必要的混淆了。


记得早年工作时要为“大老板”安排一个先到欧洲,然后再到美国的考察行程表,还要安排飞机票等事宜。由于欧洲和美国都有几个不同时区和时差,有些国家又有调整“夏令时间”,到美国时来回还要经过“国际换日线”,当时又没有互联网,好不容易查书打电话搞清楚了以后,还要设计出一个简单易记,又“不损”老板智慧的公式,确实弄死了不少脑细胞!到最后出差时还带了两个手表,一个调新加坡时间和日期,另一个则是当地的时和日呢。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