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长城 不中华

黄花城水长城。(作者提供)
黄花城水长城。(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总会有那么个地方,在你初次去的时候并没有太深的感触,但在离开后却觉得梦牵魂萦,恨不得时间能重来让你重新经历一次。但当你第二次返回的时候,心情却是平淡的,你甚至会怀疑自己当初为何会如此执着。然而在你离开的时候,你又会奇妙地发现思绪停留在了那儿,似乎还陷在那境界里无法自拔。相信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那么个难以忘怀的地方。

我对长城的记忆停留在2004年的某个夏天。当时我还未满六岁,只记得在炎热的骄阳底下牵着爸爸的手从八达岭长城脚下兴奋使劲地往上爬。本就凹凸不平的地面,加上已经被摸成光滑面积的扶手和延绵不断的45度斜坡,让这短腿的小娃儿没爬多长时间就坚持不住了。我们一边听着妈妈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边往原路返回。当妈妈说到孟姜女把一段长城给哭倒,并见到丈夫那早已血肉模糊的尸首时,我哭了。

时隔15年后,我再次回到了在我记忆深处留下烙印的地方——黄花城水长城。 它与八达岭长城长得一般无二,雄伟中透着温情,刚毅中隐藏着柔韧,壮阔中涌动着纤细的多变英姿。触摸墙上的一砖一瓦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痛。坚挺的雄伟城墙背后隐藏着多少的汗与泪水无人知晓,时间的沧桑变迁早已被埋没在了这雄伟建筑的墙角下。

清朝皇帝康熙对修筑长城深表不屑,巡视到东海,眼见延伸至海边的长城时,提笔写下这样的诗句:

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

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

犀利的词句讽刺了历史上耗尽人民血汗大修长城,外患没及防御却被人民起义浪涛吞没的多个王朝。

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落幕,喜迎新世界的浪潮席卷了中国。在除旧革新的火热年代里格格不入的长城是否应该拆掉成了人们广泛讨论的议题。这始于西周时期的古代军事防御浩大工程会被贴上“无用”的标签或许是因为它从未确保任何王朝的江山永固。但若是从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与生存发展分析此事,长城所承载的意义骤然明晰。

它经历沧桑,穿越时空,上下2000多年。它伴随并见证了中国社会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腐败走向廉洁,从脆弱走向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象征着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既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厚重载体。

步行在千百年来多次被古人修复的长城路上,沿着陡峭绝壁的隧道缓慢前行,古人的情怀与那浑厚的历史渊源不断涌上心头。这庞大建筑背后的一砖一瓦经历了时间的磨难,承载着成千上万古人没能亲口诉说的故事。

它是否如秦始皇所言攻不可破,还是如康熙帝所言是无用;是否我如今所见的雄厚威武,还是孟姜女眼中无法饶恕的罪过,我们根本无法定夺。只能在有限能力范围内顺着历史遗留下的足迹,在平行时空中还原场景,给自己留下那一丝的幻想与残念。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