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涵:扶与不扶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三年前,我初到上海生活不久就遇见了一件令人感到困惑的事情,至今依然印象深刻。


秋雨后的清晨,地上是湿漉漉的。我在前往公园晨运的路上看见马路正中央坐着一位老人。老人看起来神志清醒,没有任何明显的外伤。他应该是不小心滑倒在地上,只要有人搀扶他一把就可以站起来,离开危险的马路。然而,围观者都在路边指手画脚、七嘴八舌,就是没有人敢上前去扶他一把。来往的车辆纷纷闪避,没有司机愿意停下来给予援助。 我正犹豫着是否要向前协助之际,民警刚好来到现场。他竟然也不扶起老人,只是站在一边指挥交通,警惕司机避开老人。


事后,我和上海籍师傅闲聊,就顺便请教他关于这样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根据师傅的说法是:因为发生过多起老人被扶起后不但不感恩,反而昧着良心诬陷帮助他们的人,结果害得大家都在“扶与不扶”之间徘徊——深怕“扶人”会惹上麻烦,“不扶”又遭受良心谴责。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