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梅:隐形杀手

心理疾病不像一般发烧感冒,未必有很明显的病状,也比较难以启齿。(档案示意图)
心理疾病不像一般发烧感冒,未必有很明显的病状,也比较难以启齿。(档案示意图)

字体大小:

不久前,看到几名母亲通过视频忆述孩子的点滴,分享孩子的生活照,不免觉得心酸。谁会料到这些看起来快乐活泼、曾热爱生活的孩子会选择轻生?其中一名孩子年仅11岁,患有抑郁症,趁母亲不注意时从公寓住家坠下不治。

这些母亲发起防止青少年自杀的运动“Please Stay”,强忍失去骨肉的伤痛,在视频中述说经历,为的是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自杀问题,希望有需要的青少年珍惜生命,尽快寻求帮助。

心理疾病不像一般发烧感冒,未必有很明显的病状,也比较难以启齿;一些患者可能故作坚强,在人前装着一副没事的样子,因此常被视为隐形的病症。就如一位母亲提醒:不要试着把孩子的情绪或行为“合理化”,认为这只是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会过去的。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是聆听与关爱,正视他们的问题。

被错误归类为‘不急于解决的’

只要寻求帮助,心理疾病也能如其他疾病一样治愈。据报道,2012年至2017年,心理卫生学院针对六岁至18岁者的儿童诊所,平均每年有2400起新案例。焦虑症、抑郁症等压力相关问题是常见病况。这仅是心理卫生学院的数据,未反映全国的情况。

尽管目前仍有心理病患会遭受他人的异样眼光,但相较于数十年前,情况已慢慢地改善。现在有更多“过来人”站出来分享抗病经历,希望消除大家对心理疾病的负面印象。社会也有更多推广心理健康的项目与援助。

在提倡包容心理病患的同时,上游的教育与预防工作也至关重要,须鼓励人们开放地讨论心理疾病。试问当我们发现身边有人情绪异常时,懂得如何帮助并给予建议吗?当知道身边的人曾是精神病患,我们能自如地与他们相处吗?还是因顾虑哪里做得不对,选择避而远之呢?

官委议员王丽婷曾在国会上相当贴切地形容心理健康和气候变化一样,“因为是隐形的,所以错误地被归类为不急于解决的问题”。她认为,心理健康应是全国重视的课题,除了通过学校推行,也可加强对家长的宣导,帮助孩子应付压力。

求助不是弱者行为

确实,压力是心理疾病的导因之一,而霸凌行为也是值得关注的。我们不时会听到孩子投诉被欺负的案例。在视频中做分享的母亲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强调成人须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同理心。

今日的孩童和青年在数码时代成长,更容易被数码媒体流传的画面和内容影响看法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他们也可能在网络世界被他人的评语打击信心,或遭网络霸凌。如果不懂得如何处理,他们就更容易陷入负面情绪。由此可见,预防的教育工作有多重要。同时,让青少年清楚求助管道,如一位母亲所强调的,求助不是弱者的行为。

大家知道要定期运动、吃得健康的同时,也该提高对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让负面情绪成为隐形杀手。

(作者为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记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