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

(法新社)
(法新社)

字体大小:

徐悲鸿说:“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傲骨让一个人生得伟大,死得其所。有些飘渺的两字,总能引起文痴的无限美好联想。它不一定总温情脉脉,光辉灿烂,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神往和震颤。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多傲骨。诗仙李白,以自己的文字捕捉了盛唐的风华,点缀了身处钢筋水泥的后人乏善可陈的梦境。初见惊艳,细品心折。“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多少次驱散了我的颓丧沉沦,是谪仙洒脱傲岸的风骨。更有牧羊北海边的苏武,是高官厚禄,囚禁流放都动摇不了硬骨头。雪花和羊群一同见证了老人的刚毅不屈,分享了他深切的乡愁。屈原以投江闻名, 但自杀并非懦弱,而是以死明志的壮举。“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为了理想,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魄力和执着,委实动人心魄。

夜半辗转难眠,审视疲惫的灵魂,迷茫与麻木占半壁江山,不禁悚然。长此以往,不行尸走肉,也将愈发了无生趣!哎,我究竟如何陷入困境,又该怎么自救?

现世文人辈出,精品美文数不胜数,但大多索然无味,无病呻吟。随着以物质为终极追求的郭敬明横空出世,拜金主义正常化,快餐文学泛滥成灾,让人吃得饱但吃不好。现在的畅销小说,多数以“热点”“套路”“爽”“虐”等基本操作博眼球,销路火爆,作者赚得盆满钵满。可短暂的跌宕刺激后是空洞与无聊,恰似文字水上书。作者除了象征性地重复一些老生常谈,以确保作品不是全然没有道德指标,又写出了什么新意,留下了什么回音?妄自揣测,许是现代人缺乏一种坚韧的精神,即“傲骨”。丢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失落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不懈追求。大家都说,如今是“看脸的时代”,不少人顺势而行,小小年纪化妆整容,引以为豪。作为有思想觉悟的动物,人的眼光何时这般浅薄,始于皮囊,止于享乐?

“天下熙熙皆为利”乃本能,亦无可厚非。然而,我倾慕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豁达。拜金主义盛行,阶级的固化磨灭了上进心。精神落寞,娱乐至死,物欲横流。人没了理想,与咸鱼有什么分别?喧嚣嘈杂中坚守一方净土,走累了才有栖息的避风港,奋斗方具意义。我看着才华横溢的同学们,个个前程似锦,嘴上说着冠冕堂皇的场面话。但钱是他们唯一相信的魔法。情怀消亡耗罄,心灵尽是杂草丛生的荒芜。除了发财梦,他们狂热追着韩星和好莱坞;梦想这种虚的东西好像不值一提。“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病态的欲望是否能理解为试图填补内心空虚的徒劳之举?

哎,矫情应笑我!

小学的我孤高傲气,与同龄人格格不入,对流行乐等“靡靡之音”嗤之以鼻。固然有偏激之处,却是最有方向感,对未来志向深信不疑的几年。年岁渐长,知道得越多越好,懂得越少,无所适从的困顿感横亘胸中,肺腑之言难出口。社交媒体把每个人的声音放大,跟风盲从成大势,如何保有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

曾走过“西方的月亮大又圆”的阶段,一味觉得西方前进发达,中华文明落后腐朽。讽刺的是,藏得太深,加之中文基础不错,比赛机会不少。于是,这样奇特的一幕上演了:女孩十指如飞地写着作文/演讲稿,边写边吐槽,边改边嫌弃,回想起来啼笑皆非。梁园虽好,终不是我家。少小离家,漂泊感在所难免,也常迷惑:历史是财富还是负担,是枷锁还是灵感?文化是累赘还是力量,是蒙蔽双眼的盲点,还是进退的立足点?在步履匆匆的今天,我们没时间思索意义和归宿……

平庸的我卑微地活着,为五斗米折腰。汹涌的时代潮流把我推向不可知的未来,一切虽日新月异,历史似乎仍不断重演。一旦翻开诗书,古人的气节和风骨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面前,心潮澎湃。过去的信念轰然倒塌,新的信念尚未崛起。这是时代(后现代)的问题,笔者作为沧海一栗,唯有叹一句身不由己。

《广陵散》烟灭在时空长河中,不复可寻。车子房子票子也只是过眼云烟。往内窥探,安顿自身,贤人的傲骨或能长存于你我心灵。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