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孝忠:沙爹

勿洛凤山有名的沙爹米粉总能吸引老饕排队。(叶孝忠摄)
勿洛凤山有名的沙爹米粉总能吸引老饕排队。(叶孝忠摄)

字体大小:

Satay在中国被翻译成奇怪的沙嗲,这嗲字听起来就很嗲,软腻腻的。我很好奇,当我们把印尼叫做印度尼西亚的时候,为什么沙爹可以有免死金牌?最好玩的是,其实我已经读过不少中国主流媒体直接采用印尼而非印度尼西亚。

沙爹和Satay的发音相近,字形看起来就很有异国情调,惹味十足,但听起来似乎有点大逆不道之嫌,不知这是沙爹被称为沙嗲的原因吗?据说这种串烧美食源自中东地区,第一次在土耳其吃到Kebab,这不就是沙爹一样的东西吗?各民族其实都有类似烤串的美食,在北京夏日最美好的体验,就是坐在路边摊,吃羊肉串配啤酒,孜然的香味中和了羊肉的膻味,看着羊肉的油脂在炭火上滋滋叫,就让人垂涎。吃烧烤,正如我们早年吃沙爹一样,要在露天的地方吃,让晚风吹着,才吃得出好味道,较为封闭的小贩中心,其实不适合吃沙爹,感觉总不舒坦。

在厦门旅行时,第一次接触到沙茶酱,心想那不就是改良后的沙爹酱,经由南洋传到中国。我总觉得这茶字用得怪怪的,让人误会是什么特种茶叶,然而在闽南语里,沙茶的读音和Satay相近。南洋华人多,自然无法避免华人中心主义,竟也有人会说Satay一词源自闽南语的“三块”,Satay应该和印尼的Sate有所关联。

我喜欢吃沙爹,也喜欢那浓稠的花生酱。沙爹是来自异域的美食,但沙爹米粉据说是本地潮州人的创意发明。无猪不欢的华人,在烫好的米粉上淋上浓郁的沙爹酱,并加上空心菜、鱿鱼血蚶、猪肉片和猪肝等,就是一份很有南洋风味的混杂面食。新马两地文化相近,有不少共通美食,但沙爹米粉似乎在马来西亚并不普遍,估计是新加坡的发明。有时候我会为了这盘沙爹米粉到凤山的熟食中心乖乖排队一小时,这家沙爹米粉,用料足且价格实惠,加上老板就算再忙,也是友善客气的,没有人情味的美食,总是有缺失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