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琬仪:偶遇这星球上

左图是《联合早报》资深美术员尹路为《早报周刊》张爱玲专号绘制的封面《张爱玲在南洋》(档案照);右图为香港《明报周刊》9月张爱玲专号封面选用了石家豪《张爱玲在香港大学1942》(电子版截图)。两幅绘画不约而同地透过想象力,把读者带进时间的风景里,遇见张爱玲。
左图是《联合早报》资深美术员尹路为《早报周刊》张爱玲专号绘制的封面《张爱玲在南洋》(档案照);右图为香港《明报周刊》9月张爱玲专号封面选用了石家豪《张爱玲在香港大学1942》(电子版截图)。两幅绘画不约而同地透过想象力,把读者带进时间的风景里,遇见张爱玲。

字体大小:

当人事物回不去时,还好我们有电影、文学、音乐、戏剧、摄影、绘画……让你我在这星球偶遇,与永远不会面对面的人神交,承受生命中的孤独与静默,人生因遗憾而盛满。

我不是张爱玲粉丝,她的作品,少年时只追到《同学少年都不贱》,后来出版的翻几翻没有认真看起来。张粉昵称天才作家“祖师奶奶”,我不敢装熟。然而,钟意的作家和导演似乎非常喜欢张爱玲,像旅居巴黎的新加坡专栏作家迈克,今年获颁威尼斯影展终身成就奖的香港导演许鞍华,所以阅读雷达一直打开着。

即使不是张粉,100年前出生的张爱玲,在逝世四分之一世纪后,时至今日仍是华文艺文界纷纷纪念的文学传奇,从饮食时尚以至时代符号来解读作家身前身后,分析她在华文文学历史长廊里的影响力,这些评论打开了时光回廊,那遥远的年代声色气味袭人,不懂也可以装懂,就当文学旅行。

《早报周刊》今年5月制作张爱玲专号,选了“张爱玲在南洋“为主题。编辑部当时的构想是,有关张学研究海量,几乎人人都谈张爱玲,什么是非南洋岛国莫属的角度?于是想到了南洋与张爱玲——张爱玲一生未到过南洋,却把南洋写进小说里;张爱玲与南洋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一辑专号面世数月,想看的读者已经看过了,就此打住。错过的,可以去图书馆翻旧报纸或借阅纸版pdf。上网看也行,但内行人都知道要看纸版才知道编辑下了多少真功夫,作者的妙笔如何生花。

中港台三地纪念张爱玲,最令我动容的是《明报周刊》(以下简称明周)连续两个月做的两个特辑。摆明偏心当然和个人成长背景有关。我唯一一次尝试接近张爱玲的文学世界朝圣,是透过香港(而不是上海),高中毕业后到香港自由行特别跑到香港大学文学院谋杀了几卷菲林,还到浅水湾神经兮兮地找那面墙(当然没有找到)。张爱玲在港大文学院上过学,她写《倾城之恋》,有浅水湾的那面墙做道具。睹物思人不过是小文青(伪文青)的小玩意。

《明周》上个月刊登的张爱玲特辑,借张爱玲上个世纪50年代离开中国大陆到香港,再由香港赴美国,从此人在他乡老去离世,对照许多香港人这一年来面对去留,前途茫然的处境……我看得出神的并非特辑所折射出大时代的悲壮,而是作者解读张爱玲作品里与人生旅途中的行李箱,还有打开张爱玲生前留下,由挚友后人宋以朗收藏的三箱纸箱。

翻阅作家的行李箱,相较翻倒作家的垃圾,同样是窥探隐私,不同的是前者装载了作家所向往的自由,让人对作家和作家的时代有更深刻的体会,后者令人费解,是过度解读?还是饥不择食?非此道中人只觉得匪夷所思。

阅读《明周》的特稿才知道原来张爱玲是理箱子高手;挚友为远走他方的她理好箱子,她unpack时难过不已。这些细节流露出张爱玲善感重情的真性情。

《明周》张爱玲第二辑开篇特稿采访王安忆,谈《第一炉香》改编成电影的剧本创作过程。王安忆在导演许鞍华面前像个学生,由许鞍华领着她看历史影像认识上个世纪40年代的香港社会,华洋交集,街上流行,男女时装,茶楼酒肆,还特地去澳门品尝葡国风美食。王安忆说,“谁也钻不进张爱玲心里去,那个时代那个地方那些人和欲望,愈来愈远,很难体会,只能一步一步推过去……”

看张爱玲文学现象,不同人对号入座,各取所需。今年73岁的许鞍华拍《第一炉香》,张迷看文学改编,非张迷看偶像飙戏,我更想看许鞍华镜头下的老香港情怀。

当人事物回不去时,还好我们有电影、文学、音乐、戏剧、摄影、绘画……让你我在这星球偶遇,与永远不会面对面的人神交,承受生命中的孤独与静默,人生因遗憾而盛满。

(标题取自林振强填词,张国荣演唱的《春夏秋冬》歌词)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