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余:中秋词穷

后窗的月亮。(林仁余摄)
后窗的月亮。(林仁余摄)

字体大小:

在华人文化中,月亮不是大白话,说起它经常是别有所指,或是团圆,或是离别,或是思念,文学作品中因此有大量咏诵月亮以抒发情感的作品,可以说我们和月亮有无法分割的文化联系。

上一个家的客厅前窗,对着一大片东北方的天空,有时候晚上不经意望出去,月亮悄悄的升起,时机刚刚好,等它升高了就被建筑遮住看不见。搬家后很幸运的,厨房后窗也有一片天空,虽然不大,因为正南向,月亮会在偏左的方向升起,要探头出窗外才看见。某些月份,如果注意的话,月亮会在靠窗的头顶上画个弧线,月起月落,看得仔细。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有了这窗口,虽然没有特别去守候,月亮却不时毫无预警地出现,提醒着它的存在。听到琵琶曲《月儿高》的时候就特别注意。

月笼轻纱,月光如水,月朗星稀,《月儿高》描述这月升月落的戏剧化浮沉。分12段,各有标题:海岛冰轮、江楼望月、海峤踌躇、银蟾吐彩、苋露满天、素娥旖旎、浩魄当空、琼楼一片、银河横渡、玉宇千层、蟾光炯炯、玉兔西沉。它们都四个字,抄来作为中秋节灯饰标语大部分应该合适。

《月儿高》是古代琵琶文曲,又名《霓裳羽衣曲》。白居易诗中描述过唐代的霓裳羽衣舞,舞者在序幕时静态不歌不舞,只有音乐,接着翩然起舞,“飘然转旋回雪轻, 嫣然纵送游龙惊”,高潮段音乐舞蹈节拍急促,结束时“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晚清音乐家李芳园在整理《月儿高》琵琶谱时,觉得这首乐曲意境与诗中描绘的舞蹈场面相似,改名为《霓裳羽衣曲》。

原来的《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歌舞,据传是唐玄宗因梦游月宫,根据所听的仙乐而作,描述天上仙人的生活,用于在祭献老子仪式上演奏。唐玄宗的这部得意作品,后来常在宫中演奏,他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初见,据说当时就演奏着这首曲。《霓裳羽衣曲》后来失传,到了南宋,姜白石发现乐谱片段,“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他根据曲谱写成《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写的是思念远方的爱人,词中用了月亮作为意象,“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淡淡月色下,仿佛见到恋人的容颜。

在华人文化中,月亮不是大白话,说起它经常是别有所指,或是团圆,或是离别,或是思念,文学作品中因此有大量咏诵月亮以抒发情感的作品,可以说我们和月亮有无法分割的文化联系。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渲染的是空与静的意境,呼应禅宗思想。《春江花月夜》整首写的就是江上月色引起的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有关思念的就更多: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尤其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标题拿来用作中秋标语也很合适。

除了这些,词牌中也有不少与“月”有关:步月、西江月、明月棹孤舟、西江月慢、月中桂、月上瓜洲、月当窗、松稍月等等,都是美丽的词汇,稍微修饰一下,怎么会词穷?

有人说,如果你无法用词语来形容你想说的事物,就表示这事物的概念并不清楚,还未成形。如果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来说,心中没有这些名词,表示也没有这些概念。生活在热带,这里没有秋天没有四季,我们对中秋节这个名称不容易有自然的感受。中秋,秋天的一半,意味着气候将从暖入寒。真正气候改变的应该是在秋分,不过中秋起这名字大概也有类似含义。农业社会里,这是作物收割时节,之后就要冬藏了。有一种说法,中秋节是“秋报”的遗迹。秋报是古代秋日祭祀典礼,指的在秋季有了收获,有了报答,从这个意义来看,庆祝中秋节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中秋节曾有不同名称,月夕、祭月节、月光诞等等,都以月亮为中心。过中秋还是得多望望月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