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基:望月诗尊

诗仙李白的创作,始终围绕着月亮团团转。此图截取自中国近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彩墨画。(互联网)
诗仙李白的创作,始终围绕着月亮团团转。此图截取自中国近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彩墨画。(互联网)

字体大小:

而望月之尊,非诗仙李白莫属。他最喜欢写的题材,非酒即月亮。而最好的诗,几乎都写月亮。所谓斗酒诗百篇,月亮称第一。

望月情怀,自古已然,远不限于一个时代、一个节日。诗人更是喜欢望月,中秋节简直是一年中的大事。此时也!月亮布满东方地球人的眼球和思念。

在唐代,没有问月的诗人被问月的诗人强强比下去,而西方诗人对此没有多少兴趣。西方也没有因此而多望太阳。

望月是东方人的专业。一望望到今天。中秋时,地不分南北,时不分古今,更是处处有人望月、赏月、问月。原因当然是:凡我族人,古代山川阻隔,一旦分开别离,想要互相见面,谈何容易!地理环境塑造了古人的某种情意结,源远流长,导致明月千里寄相思,史不绝书。

而望月之尊,非诗仙李白莫属。他最喜欢写的题材,非酒即月亮。而最好的诗,几乎都写月亮。所谓斗酒诗百篇,月亮称第一。

总之,最能代表他的一生和作品精神的,莫过于他四五十岁时所作的《将进酒》。这首乐府名诗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气四溢,望月有诗,豪情万丈,最能体现诗人的性格。

李白一生为月亮写诗,是不争事实。甚至可以为捞取水中月亮而溺毙也不奇怪,死得如此月亮也如此诗意,怀疑论者会指,是否后人恶习,又一次发挥想象力的人设,对号入座?

溺毙的有力证据是古书《唐摭言》: “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做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写下报道的,应该是李白的同代人。

虚拟一个画面,他船上畅饮好酒,慷慨激昂,身堕巨流,从此随波而去,不知所终。情景壮怀激烈。死因另有病死一说,其他都和喝酒望月有关。

日本著名汉学家松浦友久在《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一书中说:“在李白的作品中,以某种形式吟咏月亮的,差不多占据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

不止于此,中国学者根据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的《李太白全集》跟进统计,发现李白的咏月诗篇有340首,约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

饮酒玩月,正是古代文人最大的雅兴。李白的诗兼具豪迈俊逸,结构无不精致典雅,多变化,零败笔,富有超凡的创作想象和完美力度。

原因和他出身豪门有关,注意到吗?李白喜欢夜生活,呼朋唤友吟诗作对,同欢共乐是常事,情境情感满满,从作品《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自金陵沂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夜别张五》《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等,可见一般。

古老诗经提出“赋比兴”的创作手法:“赋”是普通的应对、酬唱。“比”是古今新旧的穿越对比。“兴”就难了,它要求创新和想象,表现可以通天人之际。

李白的作品,大多用心于借月抒情,尤其寄语朋友故人的酬答式书写占先;至于那些以月亮为主题,探究人生、自然、环境的哲理高层次作品,却很少见,其中著名的,只有《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把酒问月》《初月》《雨后望月》等几首,《将进酒》更深为大家称道。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