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娜:小贩文化之遐想

尽管岁月流逝,旧同济医院前的路边摊至今仍叫一代人怀念。(档案照)
尽管岁月流逝,旧同济医院前的路边摊至今仍叫一代人怀念。(档案照)

字体大小:

30多年前旧同济医院前的路边摊,经过时间的沉淀,尽管岁月流逝,其氛围、味道至今仍叫一代人怀念,这不但是历史记忆,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小贩文化。

去年岁末,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巧那两天在家收拾堆积多时的书报杂志,其中一本同济医院出版的《同济医院150周年文集》,是两三年前培芳送我的。厚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拿着文集,我随手又翻了翻,正巧翻到两篇文章,同时写了六七十年代同济医院前的街边小贩,读着感觉亲切,脑里也浮现起那个年代新加坡小贩文化的记忆。

同济医院前的夜市是当年大坡很具庶民气息的小贩集中地,李国梁的《旧同济医院前的路边摊》描摹了当年的市井风情,“黄昏时分,气光灯照亮了整条街道,猪头冻、鲨鱼冻、山猪肉、糯米猪粉肠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腾腾汗酸味中大家各得所需,点燃了明天会更好的希望。”

曾经在访谈中听李国梁说起,他在旧同济医院附近的水仙门度过童年时光,难怪他对于这个远去的小贩市集别有情怀:“同济医院前的路边摊就像其他熟悉不过的百年风情画一样,30多年前还跟我们一起生活。嘈杂的街边饮食曾经陪伴着我们的先辈,也陪伴过我们这一代人,拼凑成温馨难忘的往事。”

同样的感叹,也流露在刘奇俊的《旧同济医院前的昔日繁华》:“ ……旧院所在列为国家古迹,成了有名而无实,繁华一时的‘同济医院前’也就只能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忆,记录着当年同济医院在本地华人社会和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我不常到同济医院前吃东西,倒是过去常有马来西亚亲戚到新加坡来,亲戚们爱到珍珠巴刹买东西,去珍珠巴刹的时候,车子总经过同济医院,总也会看到车窗外那一条由路边摊、人群与气光灯张扬得热闹哄哄的夜市集。读了《同济医院150周年文集》后才知道,大家都说的“同济医院前”,原来就叫哇燕街(Wayang Street),而旧同济医院的旧址就是哇燕街3号,哇燕街目前已不存在,开车在路上,感觉上是被余东璇街吞掉了。

许多人都曾经问,什么叫小贩文化?是食物?是环境?是氛围?还是建筑?30多年前旧同济医院前的路边摊,经过时间的沉淀,尽管岁月流逝,其氛围、味道至今仍叫一代人怀念,这不但是历史记忆,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小贩文化。

据我所知,当年同济医院前的一些老字号小贩摊至今仍有不少追随者,如亚九肉脞面、禧街炒粿条,亚乌煮炒等。有一回和一位朋友在小贩中心吃东西,听朋友无意间谈起她童年及少年时代常和家人到同济医院前吃肉脞面,那摊叫“亚九”的肉脞面,说是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在旧同济医院前从手推车做起,亚九后来辗转搬来迁去,朋友嘴馋时偶尔也会特地寻味而去。

获得米其林指南的禧街炒粿条最初也是在旧同济医院前摆摊,它在1980年代一度搬迁到禧街熟食中心,当年我路过那一带时也常去光顾,因为那用猪油渣、豆芽、韭菜、蛤肉、鸡蛋、腊肠等真材实料炒得香味四溢的黑色粿条是用心炒出来的。后来不只一次在报纸上读到,禧街炒粿条已声名在外,受邀到海外参加“新加坡日”。

除了旧同济医院前,过去新加坡有几条食街还真叫人怀念,最耳熟能详的当属白沙浮黑街、牛车水的史密斯街与水仙门福南街。白沙浮已变身为今天的武吉士广场,福南街也已消失,大概是在今天福南(Funan)商场所在。还有六七十年代那入夜时分就灯火通明的乌节路露天小贩中心,大概就坐落在今日乌节路中央城一带的地面停车场内,停车场每天向晚就关闭,数十摊炒粿条、炒福建面、沙爹、蚝煎等摊贩就叫整个停车场变得人声鼎沸。

过去旅游时,较难忘的一个小贩聚集的夜市为河南开封的鼓楼夜市。那日初抵开封,晚饭后漫无目的沿着街衢漫游,走着走着,街道两旁突然灯火辉煌,车流人影中,街道两旁一摊挨着一摊的摊贩,聚集着羊肉炕馍、兰州拉面、回族缸炉烧饼等来自大江南北的风味小吃,把整条街衢衬托得熙熙攘攘,打听之下才知道那叫鼓楼夜市。许多年没去开封了,也不知道那别具开封小贩文化特色的鼓楼夜市是否还在?

其实开封夜市的形成已有千余年历史,在宋代尤其繁盛。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三之《马行街铺席》对开封夜市有具体而微的描绘:“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创作于宋钦宗时期的《东京梦华录》,以其对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风土人情、生活场景的描绘而闻名。第二卷《州桥夜市》更对开封州桥夜市的几十种美食大篇幅记录:“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爊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

那年走在鼓楼夜市,不由想起孟元老笔下,这一段有关开封夜市的细细描绘,想起了千余年前的开封人也曾在这星空下游逛、吃东西,感觉真是美妙。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