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干达一生与陶土对话

字体大小:

由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主办的“伊斯干达·贾里:陶艺之旅”是伊斯干达首个大型陶艺作品回顾展,展出他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近180件陶艺作品。展厅布置成住家,传达伊斯干达创作的重要理念:陶艺不是艺术品,而是手工艺品,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当你走入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义安公司中央展厅,感觉就像走入一个摆满各种陶艺品的住家。其中,两个陶罐布满树藤,枯死枝丫挂上几顶帽子,是从本地知名陶艺家伊斯干达·贾里(Iskandar Jalil)住家搬过来的。

还有那张搜集自全岛各地不同泥块,塑成小方陶块组成的桌面,用来烹调的陶锅,盛水的大罐,用一对儿女名字命名的陶艺作品等等,无不传达伊斯干达创作的重要理念:陶艺不是艺术品,而是手工艺品,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住家似的展厅每次允许不超过15人参观,以维持探访住家的私密感。

76岁的伊斯干达日前在展厅介绍作品时说,他为儿女创作的陶艺,他们想要保存,当然不卖,像这样充满个人与家庭情感回忆的陶艺之作不少。有的作品是与妻子一起创作,伊斯干达说,与妻子一起旅行,经常吵架,但妻子是他人生的骨架,一同经历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获南大颁发名誉博士学位的伊斯干达,两年前被诊患上第四期前列腺癌,做了19次化疗、38次放射治疗,医生说他只能活一年,他已活多四年,靠的是“活下去的意志”。电单车照骑,平日不吃肉、不吃糖等等,伊斯干达笑说:“我很想念雪糕!”

展出60年代至今180件陶艺作品

由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主办的“伊斯干达·贾里:陶艺之旅”(Kembara Tanah Liat)是伊斯干达首个大型陶艺作品回顾展,展出他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近180件陶艺作品。有一两成展品从未展出过。

主要展厅以六大主题呈现陶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家停泊”展示伊斯干达的本土性,坚持使用本地泥土捏陶,通过美学传达一己的身份认同。比如取材亚洲人日常使用的多层锡制食品容器,伊斯干达以粗陶器、金属与木设计出自己的版本。

“来自本区域”灵感取自他在东南亚的旅行,一些主要器物包括水船、水罐的造型。《幸运轮子》系列透露伊斯干达的青春与野性——他从18岁起骑电单车,对电单车的疯迷与痴爱,远比陶艺还早。他曾骑1000cc哈雷电单车到新马各地采集泥陶。

“不完美的美”显示伊斯干达受了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本侘寂美学的影响。展出的一只陶壶有堆粘土是烧窑时掉落在壶表面上的,与其丢弃,伊斯干达留住这种意外与偶然性的作品。他常有不满意而毁作的习惯,这是例外。

“模仿建筑”展示不同文化的建筑物线条、结构和装饰图案如何影响了陶艺创作。比如灵感来自传统木制奎笼的陶艺,以波浪形状传达;大门阶梯类似日本神社大门,装饰部分很有雕塑味。

“与陶对话”是伊斯干达与陶土的对话。这位1988年文化奖得主说,得先静心听陶土说什么,根据陶土的特性而创作,决定形状与风格。《Alamak又是英式篮球》(1988年)带出他在中学教导英式篮球的经历。

伊斯干达旅行经验丰富,曾在一些国家定居一段时间,“旅行知我在”反映了这方面的创作灵感。北欧之深蓝海水,让他创造了所谓的“伊斯干达蓝”。他在1966年和1972年两度获得哥伦布奖学金,远赴印度学纺织设计和到日本学习陶艺工程学。

这场陶艺之旅从艺术家与教师双身份出发。伊斯干达先后到小学、中学、高中、大专和大学执教,也在淡马锡理工学院的视觉和传播学院当讲师,拥有个人工作室。

伊斯干达说:“我经常提醒学生四处旅行,不要以游客的心态,走少人走的路,待得更久,融入不同的陶艺文化里。这将有助于开发令人兴奋的陶土光泽、新的形状与作品。”

伊斯干达陶艺作品广为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在公共空间也常看到。

即日起至2017年2月28日;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义安公司中央展厅一及二;入场免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