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年度建筑大奖 小屋夺大奖

Formwerkz建筑师自住的“开放屋”获颁年度最佳建筑与最佳住宅设计奖。(Fabian Ong摄影)
Formwerkz建筑师自住的“开放屋”获颁年度最佳建筑与最佳住宅设计奖。(Fabian Ong摄影)

字体大小:

新加坡建筑师协会提供照片

本年度建筑大奖颁给Formwerkz设计的“开放屋”。

这座209平方米,四层楼高的中间排屋,由建筑师陈思璇设计給家人自住。她说很意外得奖:“通常大奖颁给面积更大的建筑,不是这么小的屋子。”

建筑设计之美与优,不在于体积。新加坡建筑师协会(简称SIA)将本年度,第16届年度建筑大奖(Building of the Year),颁给Formwerkz设计的“开放屋”(Open House)。

这座209平方米,三代同堂的四层楼高的中间排屋,由建筑师陈思璇(Gwen Tan)设计給家人自住。她说很意外得奖,还重读电邮数次确认没看错:“通常大奖都是颁给面积更大的建筑,不是这么小的屋子。”

Formwerkz是大赢家

“开放屋”采用镂空的屏幕外壳,让屋内的人随时能看出屋外,与东海岸绿意盎然的环境与邻居维持联系。配合五人住户——建筑师夫妇、五岁小儿子、外婆与奶奶——屋内每层各有特色,最大的亮点在二楼,挑高三层楼的泳池。

评审团一致将设计奖颁给“开放屋”,赞许它透过精细推敲与布置的细节,为原本狭长的空间增值不少:“屋前的屏幕和植物,为屋子解决夕照问题,在维持视线开放之余,仍为室内及户外作出缓冲。这是一栋宜居又教人喜爱的屋子。”

陈思璇说,即使只是一栋私宅,Formwerkz的气候理念设计的探索始于它们:“我们将住屋设计心得,应用在更大型公共建筑内,好比我们设计的Al Islah回教堂。我们不相信解决热带住屋问题的方法,身为热带建筑师,不用设计和创意解决气候问题,多可惜。”

Formwerkz设计的另一栋“坡道屋”(Ramp House)与“开放屋”同时获得本年住宅项目的两项最佳设计奖,让事务所成为本届建筑设计奖的大赢家。

保留组屋底层精神

今年第二大赢家是DP建筑事务所的蒙福关爱(Montford Care)建设,让马林百列乐龄人士使用的社区厨房“快乐厨房”(Goodlife! Makan)。

这个体现“原地养老”概念的烹饪与进餐中心,获得“200万元以下的最佳建筑奖”与“特别项目设计奖”两大奖项。

马林百列的“快乐厨房”鼓励独居老人一同烹煮进餐,荣获两项大奖。

中心采用简洁的设计与色系,红色标示烹煮区,蓝色标示准备食材区,绿色代表进餐空间。偌大的玻璃门与墙壁永远敞开,唯有特别活动时才拉上,欢迎独居老人随时进来使用。

负责这工程的建筑师之一佘志煌说:“我们打造一个极度舒服、畅快的开放空间之余,保留老人家熟悉的组屋底层(void deck)精神,不让他们觉得是一群金鱼缸里被慈善机构照顾的弱势,而是过着与社群相连,活跃、独立自主的生活。”

建筑设计奖六项目

今年新加坡建筑师协会建筑设计奖的六个项目,共颁发13个设计奖(Design Awards)与14个佳作(Honourable Mentions)。

住宅设计奖得主包括:“24号屋”(Park+Associates设计)、“古鲁尼路洋房”(RT+Q设计)、女皇镇“杜生阁”组屋(WOHA设计)。

Red Bean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X洋房”获颁住宅设计佳作。

公共建筑设计奖由翻新后彩虹横条的南洋小学(LT&T AVID设计)获得。特别设计奖得主有新协立综合社区服务中心(Enabling Village, WOHA设计)、圣彼得和保罗天主教堂(RDC设计)。室内建筑设计奖由阿曼东京酒店(Kerry Hill事务所设计)与飞利浦亚太中心获得(LAUD设计)。落成近四年的皮克林宾乐雅酒店(WOHA设计),夺得最佳商用设计奖。工业、交通与公共设施从缺,只有飞利浦亚太中心获得佳作奖。

翻新后虹彩横条的南洋小学获最佳公共建筑设计奖。
阿曼东京酒店获最佳室内建筑设计奖。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