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图书馆看一回本地戏剧发展史

字体大小:

过去经常被喻为文化沙漠的新加坡,其实不乏戏剧活动。从战后的1950年代到经济起飞的1980年代,本地剧坛走过迂回又曲折的发展之路,本地剧作家在不同时期以华英巫印四种官方语言来创作,产生了一批本地创作。

国家图书馆新展览《剧本与舞台: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新加坡戏剧》,借用图书馆的庞大馆藏,绘述新加坡剧坛40年发展史,从搬演外地剧本到本土戏剧开始萌芽,逐渐有了本地创作。

展览点出不同阶段的重要演出,本地剧作家和他们的创作,还有不同时期的剧团等,让公众了解新加坡当代戏剧是如何发展与演变,老一辈戏剧工作者如何为今天的剧场奠下基础。

公众有机会看到本地戏剧大师郭宝崑创作《寻找小猫的妈妈》的手稿,以及著名英语作家官星波(Stella Kon)创作《娘惹艾美丽》(Emily of Emerald Hill)的手稿。

负责策划这一展览的国家图书馆策展员王喆(24岁)说,因为场地有限,她只能挑选100件文物展出。除了手稿,还有剧本、海报、演出特刊、纪念册、口述历史和录像等,很多展品是首次公开亮相。

王喆说,新加坡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有戏剧活动,二战时停顿,1950年代活跃起来,当时各大族群都有自己的戏剧,却互不相干,各有关注的课题。

中国剧作家曹禺的《雷雨》在五六十年代风行一时,曾多次被多个华语剧团搬上舞台,还两度被马来剧团以马来语呈献。

新加坡最古老的英语剧团是The Stage Club,但早期的成员都是外籍人士,演出剧目也以英国或美国剧本为主。

早期马来剧坛以马来传统歌剧为主,内容围绕宫廷斗争,后来才有带反殖民地色彩的剧本。淡米尔戏剧从电台广播剧开始。

1960年代是新加坡迈向独立自主的年代。林祖备(Lim Chor Pee)在1962年创作本地第一部英语话剧“Mimi Fan”;吴宝星(Goh Poh Seng)在1965年写了“When Smiles are Done”,由Centre 65剧场呈献。不过搞话剧完全没收入,林祖备后来当律师,吴宝星则成为了医生。

1970年代,本地英语剧坛只出现两部英语剧,其中一部是杨清泉(Robert Yeo)的“Are You There, Singapore?”。

政治意识相对高的华语剧坛,从反黄到受左倾思潮影响,发展过程遇到种种阻力与挫折,幸好郭宝崑在1980年代创作了好些不朽作品,让剧坛恢复生机。

《剧本与舞台》将从今天展至2017年3月26日,地点在国家图书馆7楼和8楼。配合展览,图书馆也会主办多场讲座,详情请查阅www.nlb.gov.sg/golibrary。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