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果:不忘与忘了

字体大小:

忘了是对的,不忘也是对的,从生命的长度来看,真的,一切都是对的。

这年头很少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手风琴了。我对手风琴的印象,停留在小时候村口的教会小木屋里。应该是一所白色的小木屋,不是很确定,但我却一厢情愿认定应该是的。我并非教徒,父亲供奉太上老君,更是严禁我们溜到教会会所去玩耍。但偏偏会所时不时总会办些活动,给村里的小朋友讲故事、唱儿歌;好几回我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瞒着大人随村子里的小顽童踏入了小木屋的门槛,仿佛踏入格林童话的糖果屋,一玩就忘了时间。

当然小木屋里绝没有要吃小孩的老巫婆。大姐姐用漂亮的华语给我们讲圣经故事,讲些什么其实我根本没弄清楚,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只记得她在小黑板上,随着故事情节,移动着几个简单的剪纸公仔,我当时心里非常不解:为什么公仔都要穿条纹的长睡袍呢?

而大哥哥则负责拉手风琴。听完故事,我们又围着大哥哥坐成半圈,他一手按着琴键,一手拉着风箱,随着节奏摆着头,那姿势我觉得好潇洒,我们咿咿呀呀唱些什么,倒真是没印象了。

偶尔无聊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玩些测名字的游戏。有一回玩了个主题“哪句话最全面阐释了你的性格”,而测出来的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对的时间到来,所以耐心点。

我这个人向来很认命,因为我的个性就是懒得争取,我唯一不懒惰的就是画画及做梦。甚至连写文章,其实也是挺懒散的。当然认命是一回事,什么也懒得做是另一回事,不可混为一谈。我只是努力做我喜欢做的事,不会刻意去争取非要不可的目标。所以当我看到测出来的那句话时,虽然明知道只是戏言,还是挺受用的,倒真的是符合了我的个性。

没多久,老朋友就加上留言,写着:你所遇到的人,都是你应该遇到的人;你所经历的事,都是你应该经历的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好喜欢这句话。上网一搜,倒是看到不少类似的心灵智语,应是源自古印度的人生智慧。有人还总结出了四句灵性格言,分别为“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何时,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这阵子刚好看了松浦弥太郎《像我这样轻松地生活》。他提出的观点:40岁前储蓄自己,40岁后投资自己。40岁正好处于人生分界线转折点,之前走的路、做的事,无论对的、错的、荒唐的、冤枉的,其实都是人生的资产。之后该做的,就是将积累的一切进行投资,集中火力与精力,投注在自己喜欢的事上。我想的确也是这样吧?我这么兜了一个大圈,才在快40岁时兴起念头投入绘本插画的工作。当年A水准成绩并不理想,以为升学无望,一度打算转投美专。后来还是顺利考入中文系,画笔这一搁浅就是20来年,不想终究还是放不下。我命中注定就是要和画画结缘的。

小时候就算可能被父亲责骂,还是要冒险溜进小木屋玩耍,虽然没有因此而信了教,却在小小心灵植入对手风琴的美好回忆。这么多年后,又把手风琴画进插图里。40岁左右重新在纸上作画,有了之前积累的一切好的、不好的、糊涂的、失败的、开心的、难过的,画出来的才是故事。忘了是对的,不忘也是对的,从生命的长度来看,真的,一切都是对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