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果:深呼吸一口日光

字体大小:

三读空间

AI终究只能复制作画的技能,却永远取代不了我的人文灵魂,更复制不了我情感里对光的一厢情愿。

我一边画着小图,心中一边泛起奇怪的念头:暖暖的日光,会不会也有暖暖的芬芳?

如果在沛然的太阳底下深呼吸,我们嗅到的会是怎样的气息呢?那天在书局的活动上,现场示范简单的水彩,我不忘提醒说喜欢作画,就要平日多观察,尤其是观察景物光影的变化,有光有影画面自然灵动自然就会活起来,仿佛也能感受到色彩的呼吸。

很久以前玩摄影,最喜欢在清晨或黄昏捕捉镜头,那是拍照的黄金时刻,因为自然光斜照着,拍出来的效果最温暖、立体、柔和。我始终觉得,日光是最有本事的画师,一道斑驳的树影打在一面平平无奇的白墙上,简直是天底下最迷人的水墨画。若加上徐徐清风,疏影浮动,更是百看不厌的诗情画意。

人对日光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展示了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 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大型装置艺术——由数百根黄色灯管搭配大面镜子的反射,构成室内一轮人工大太阳。据说展出期间正逢寒冬,数以万计的人潮纷纷入馆,享受着伦敦难能可贵的日照温暖。

埃利亚松的人工太阳毕竟只是一件艺术品,重点在于唤醒世人对气候变迁的关注。人工是智人的必然产物。人从四肢爬行到直立智人的进化,思考能力带动创造能力。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现阶段,人类的下一波革命会是什么?或许就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 。AI人工的不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的思考能力。去年谷歌AlphaGo大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让世人惊叹AI无可限量的潜能。甚至有人悲观的认为,AI是洪水猛兽,必将颠覆人类的生活,甚至造成“无用的阶层”的出现。

近期的热议话题,就是在AI无可逆转的可知未来,父母能未下一代做好怎样的准备。正巧我在网上看了《未来简史》(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一书作者的演讲,他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试图推演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一个数据主义时代的到来,AI大脑的出现将造成不少工作的消亡,包括医生、司机、翻译员、律师、股票分析员,甚至软件工程师,直接促成“无用阶层”的出现。

这听起来好可怕,不但低技能的工作会被淘汰,连高技术的行业也不可幸免。那人类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AI的强项在于数据的高度运算,人脑再强大也无法处理庞大数据。然人与AI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人不但有脑,更有心。心是情感、道德、灵魂、思绪。若说在AI盛行的未来,人要如何方能保持清醒不为AI所控,那必然就是人心要够强大,要努力找回人的灵魂,找回内心情感、道德、审美判断的能力,这一切恰恰是AI无法复制的。

人的思考或许可以简单分成两种,一是慢的运算式决策,一是快的直觉式判断。画画如果只是一种技巧,那就能复制。然画的生命源自作画人对人文情感的判断、拿捏、取舍,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又怎能复制呢?当今AI的发展,在运算式的决策可超越人类,但在直觉方面,根本做不到。

如果有一天AI发展到也有直觉式的思考,或许也会感性地思索:日光会不会有气味?直到那一天到来之前,我想我这小小插画家的“工作”还是有保障的,AI终究只能复制作画的技能,却永远取代不了我的人文灵魂,更复制不了我情感里对光的一厢情愿:光是一束芬芳的诗,光是一抹温暖的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