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我们能为未来留下什么? 从一张南大校园地图说起

站在曾经的“北京路”上,红砖绿瓦的华裔馆依然代表着南大校园昂扬的气势。
站在曾经的“北京路”上,红砖绿瓦的华裔馆依然代表着南大校园昂扬的气势。

字体大小:

第一次见到这张刊于1961年的校园地图,作者心中有莫名的感动。南大对于中国和马来亚的双重认同,定格在图上标注的道路与建筑名称。在全球各地大学争当“世界一流学府”的今天,眼见南大老校园景观在不断的扩建改建中被蚕食、被边缘化,作者不免感到困惑:我们能为未来留下什么?

最近世界各大机构先后推出了年度大学排行榜,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榜上奋力拼搏。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学府,大学除了狠抓学术论文发表,更是不遗余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在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展现实力。

然而,该如何对待校园内的历史建筑?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见旧就拆,或是见缝插针的填空式建筑,眼见越来越多新楼拔地而起,难免困惑,我们能为未来留下些什么?

南洋大学的历史原本与我遥不可及,可当自己也下了南洋,当从鼓浪屿追述到华侨华人,当将闽南与南洋串联起来时,南洋大学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逐渐进入我的研究视野。

1961年出版的南洋大学地图。图上标注的道路与建筑,大多以中国和马来亚地名命名。(图片来源:《南大消费合作社1961特刊》)

南大校园里的路与楼

第一次见到这张刊发于1961年的校园地图,心中的感动是莫名的,南大对于中国与马来亚的双重认同,定格在图上标注的道路与建筑名称。

道路

踏入校园,主干道以“南洋路”命名,其他主要道路根据大小等级,以特定的中国省市镇来命名,例如行政楼前的“北京路”,北向主干道的“南京路”,校长岗的“四川路”,以及南大湖西侧的“重庆路”等。

当年“四川楼”通向尊贵的“校长岗”,岗上坐落着四栋校长与院长宿舍。
“重庆路”上的教授宿舍,山坡下是当年的篮球场。

次级道路的名称,以与华侨关系密切的市镇命名,包括“福州路”“厦门路”“梅县路”“大埔路”等。

一些教师公寓楼,则以马来亚各州命名,例如“柔佛楼”“森美兰楼”“彭亨楼”等。

“天津路”与“厦门路”交接处的“森美兰楼”,记录了南大对于中国与马来亚双重认同的印记。

楼宇

为了表达华族文化特征,南大倾力打造了三座华族传统复兴式建筑,包括校门牌坊、行政楼、建校纪念碑。

仔细看看那一字型的行政楼(今华裔馆),蓝绿琉璃瓦的歇山屋顶,垂脊上的雄狮,红色的装饰斗拱、简化的雀替彩画、红漆饰边的栏板,以南洋特有的风情,传达着对于华族传统的尊崇。今时今日,站在华裔馆前,望向云南园中的建校纪念碑,回首校园中或宏大或奇异的建筑,红砖绿瓦的华裔馆,依然代表着这座校园的昂扬气势。

南大校园还有一批朴实无华的建筑,是应对马来亚热带气候而设计的,涵盖教学楼、独栋住宅、公寓、学生宿舍、餐厅等各种类型。采用外廊、遮阳板、预制镂空花砖等做法,以简洁的现代建筑语言,满足采光、遮阳与通风的需求。

留存下来的学生宿舍楼,流淌着狮城古早的恬静与安然。

遗憾的是,文学院、商学院,以及一些教师公寓,在1990年代的校园发展中被拆除。留存下来的建筑,在已长成的苍天大树下,与绿意盎然的山坡融为一体,流淌着狮城古早的恬静与安然。

南大校园的另一种美是顺应地势的景观,当年师生亲手整修山坡,植树绿化,利用山谷积水修筑南大湖,在行政楼前平地设置建校纪念公园,以对称的几何图形划分场地,在节点处设置中式凉亭,形成开阔的集会休憩空间。这些身体力行的景观建设,将南大打造成新加坡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培养了南大生的强烈情感认同。

南大校园的历史价值

南洋大学的创建,成就迄今为止唯一的、中国以外的、以华语授课的大学,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奇迹:300万的马来亚华人,以族群的力量,在三年间建成一所现代大学,在艰难办学的20多年间,培养了1万多位大学生。

1980年新加坡高校合并,结束了南洋大学的历史,却没有结束这座校园的历史。1981年,在南大旧址上设立了南洋理工学院,后升格为南洋理工大学,老校园依然庇护着赤道艳阳下的菁菁学子。

回顾南洋大学,在颂赞华族勤劳坚韧的同时,不应忽视南大规划之于新加坡发展的意义。如果没有1953年福建会馆的慷慨献地,裕廊云南园的500多英亩土地,可能只是另一片工业或是住宅区?

以陈六使先生为代表的执委会,在二战后百废待兴的境况下,为南洋大学立下宏伟愿景,这必定是一所中国式大学,由华人集资、华人规划、华人设计!他们要效法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南大的规划融汇了中国传统的智慧与西方现代的观念。

在20世纪中期的新加坡,规划一座500多英亩土地的大学,无论是对于执委会所代表的华社,还是改良信托局所代表的英国殖民政府,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误解与冲突,在协调修正的过程中,继承也超越了华族传统,打造了具有现代观念的南洋大学校园。

细看那片云南园土地

福建会馆所捐出的云南园土地原本是黄梨和橡胶园,远离市中心,政府认为并非理想的大学用地,一度劝说执委会另择他处。

然而,执委会最终说服各界:这偏僻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师生专心学业;这广博的土地,有利于大学未来发展;这起伏的山峦,有利于塑造巍峨的气势;这稀少的人烟,有利于拆迁施工。

政府也逐渐接受,在裕廊地区设立一所大学,有利于卫星市镇的发展,可作为大新加坡计划的一部分。

南洋大学最早的校园规划,关注的是100多英亩的范围,计划在无线电台以北的平地设置运动场,沿山坡布置主体建筑,两侧为各学院建筑。

然而,政府指出,需要对全部500多英亩校地做整体规划,并建议将运动场改设他处。

这一具有全局观的规划建议为执委会所接纳,将分期与分区的现代规划观念,带入南大校园——

以行政楼为核心,东侧的文学院与商学院大楼,西侧的两栋理学院大楼,形成一主四从、面向今日云南园的带状教学区。

南洋大学三大学院之一的理学院,也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学院楼。

校长岗作为空间分隔点,其北侧是以教职员与学生宿舍为主的生活区,有着以食堂、合作社、医疗室、巴士停靠点为核心的服务设施。

当年的“医疗室”是南洋大学校园生活区的核心设施之一。

另一方面,南大校园规划体现了华人背山面水择良地建筑的传统,有着强烈的空间序列与等级观念。早期校园建设集中在校长岗与行政楼所在的山岗,形成两条空间轴线,串联起重要建筑,

例如,文学院、双联男生宿舍楼等,将最为尊贵的建筑包括校长与院长宿舍及未来的图书馆,分别设置两座山岗之顶,而备受保护的女生宿舍则环绕在校长岗山坡上。

对于华人而言,以族群的力量,在荒野之地打造一所精神家园,南洋大学的校园规划与建筑,是一场继承与超越中国传统的现代实践。

对于新加坡而言,花甲之年的南洋大学校园,见证这座城市由英国海峡殖民地转变为独立共和国,承载着狮城逐渐消失的历史记忆。

对于继承南洋大学校园的南洋理工大学而言,这座校园兼具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空间气质,是难以超越与模仿的文化资产。善待与善用这些资源,有助于塑造国际一流大学的人文形象。

(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