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且真实的创作 ——评《咔嚓卡夫卡》

《咔嚓卡夫卡》剧照。(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咔嚓卡夫卡》剧照。(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字体大小:

一般以卡夫卡为题的创作都有一定的破格,舞人舞团和九年剧场的《咔嚓卡夫卡》也不例外,不过没有那么黑暗,倒多了几分现实生活味道。演出没有九年一贯的字正腔圆的刻意,也没有舞人舞团习惯的舞蹈语汇,没了既往两团的修饰语汇,倒是比较朴实干净,多一份原始、真实、亲切、舒服和直接的感动,就像是一场肢体和语言的对话,不再拘泥于是否舞蹈或戏剧,一个文本、身体和声音的表演,两个团队都有一定的突破和惊喜,应该给予赞许。

在两团艺术总监兼联合创作人郭瑞文和谢燊杰的创作框架和想法上,执笔文本的梁海彬巧妙地以卡夫卡的生活和作品为素材,通过半人半甲虫的形象和意象,结合中国《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带出“卡夫卡式”的个人表述能力被剥夺的噩梦感。文字简单清楚,结合处理的架构一点也不造作,不论是编排手法或节奏拿捏上,两位编导的合作给本地观众带来清新感。

表演空间相当简单,四面观众,舞台地面是四方的红色地席,上空是八个方向投射的犹如手术台的灯光,移动道具只有超大的椅子、完整或缺一脚的桌子;服装选择灰、白、透明设计,音效处理也恰恰好,设计、制作和技术团队给予演出一定的加分。

超越现实画面

从开场光和影先营造出不一样的空间和些许神秘的氛围,画外音叙述着卡夫卡的故事,“一天风和日丽的早晨醒来,我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身体和桌子形成怪异的半人半虫的超现实建议……手术台的研究讨论……作家掉入自己的脑袋,解读着读者的故事……扭曲的变形与不变形的身体在红色地板上挣扎着……猫和救猫行动……“变形”其实也是“变态”……老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交织着变形,困惑,幻想,游走,死亡,害怕,写作……父亲的关系,父亲,社会现状,无奈……

一张超大桌子的出现,极有力的超越现实画面,一张张三脚桌子的介入,形成压抑身体和语言的对话,被桌子压着的人犹如作茧自缚,这一幕的身体语言和话语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幕,简单直接而又明确清楚的肢体语言,配合毫不做作的台词演绎和节奏掌控,没有过度修饰,给予观众一定的想象和触动。

“当你无法变形时,请你做梦;当你无法做梦时,请你倾诉;当你无法倾诉时,请你变形。”变形人,老周,庄周,悟空;变形,不变形;完美,缺陷,无奈,寄托,虚幻,解脱。

《咔嚓卡夫卡》是我个人看过的舞人舞团和九年剧场的演出中最喜欢的一个,过去两个月来两团紧密的一起训练和排练是一个关键,相互学习和磨合,走出各自的安全网,寻找自己身体内的另一把声音,回到原点,编织共同的舞台语言。

反差处理可加强

这个合作中,两个表演团队都取得一定的收获和跃进,演出也打破了两团一贯的处理和形式化,虽然还有些许形式化的痕迹,已经是极难能可贵。

如果能在身体的原动力运用方面稍加推进,各种动作素质和能量反差处理上若能再区分加强就会更完美了,譬如涵与放、挤压和挥霍、酝酿与悬空、虚与实、缓急力度掌控等。演出似乎偏重文本,一些部分如果能稍去掉一些语言,让肢体取代话语,就会更理想了。

虽然是两团首次合作,倒也算是一场相当成功的实验、尝试,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论是舞蹈演员或戏剧演员,为专业演员提供每天固定训练和排练是必要的,两团过去两个月紧密的一起工作,在各方面取得相当理想的提升。加油!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值得鼓励,也希望继续在本地有更多类似的合作出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