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在新加坡写诗给艾青

洛夫《致艾青》诗作手稿。(档案照)
洛夫《致艾青》诗作手稿。(档案照)

字体大小:

台湾诗人洛夫曾经于1983年应邀到访新加坡。那年的1月13日至19日之间,《星洲日报》与人民协会联同当时的写作人协会、文艺研究会举办了破天荒第一次国际华文文艺营,那不仅仅是新加坡首次邀请台海两岸三地以及全球海外华文作家聚集一堂,也是战后中国作家第一次到新加坡作公开演讲,更是1949年以后,台海两岸作家首次在公开场合同时出现。

与偶像喜相逢

其时,中国诗人艾青以团长的身份,和另两位早已在中国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的萧军、萧乾到访新加坡,台湾方面则来了诗人洛夫、蓉子、吴宏一。此外,参与那次盛会的,尚有香港的彦火,来自美国的聂华苓、於梨华、郑愁予、刘大任及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地的17位作家学者。

洛夫早在大陆时期已展开诗路之旅,他曾经公开说过,年轻时很崇拜艾青,喜欢艾青那种很有中国味道的语言,早期还手抄过艾青的诗论。1949年洛夫从大陆赴台湾时,行囊中带着艾青和冯至的诗集各一册,以及他的个人作品剪贴本。但在那个年代的台湾,一切来自大陆的、左派的书都被列为禁书,艾青与冯至的诗集也只能偷偷藏了起来,后来也就不知所终了。

离开故乡30余年之后,1983年洛夫有缘在新加坡与年轻时的偶像艾青喜相逢,他内心之欣喜是可以理解的。

向前辈诗人致敬

一个下午,在文艺营一场讨论华文文艺前途的座谈会上,因健康问题很少发言的艾青却难得的说话了。快散会时,旅美诗人郑愁予突然站起来说,他和台湾诗人洛夫分别写了两首诗赠给前辈诗人,他自己诗赠萧军,洛夫则写给艾青。

洛夫后来也站起来说,他的《致艾青》是在当天文艺营会场,也即人民协会礼堂即兴写下的。

洛夫说,艾青因病很少发言,但大家都很想听听他的声音,写诗给艾青,是为了表达对前辈诗人的敬意,洛夫并当场朗诵诗作《致艾青》:

雕像似的/坐在人群中/微笑是他最好的发言/他笑了/他面前的花朵也笑了/而我坐在花的另一边/默默地读着花香/也读着他的笑/不需要任何语言/鲜花已传递了诗的信息。

洛夫还说了,文艺营举行的第一二天,大家在电梯里遇见都还是相互板着脸。后来慢慢地一起吃饭、开会座谈、照相,渐渐的熟络起来,交谈也就多了。

35年前的事了,那是个台海两岸关系仍然敏感的年代,洛夫毫不顾忌的写下这首以花为意象,向诗人致敬的短诗,而且还当场朗诵,也算是大胆之举。在那一刻,当洛夫朗诵到“而我坐在花的另一边/默默地读着花香/也读着他的笑”全场为之动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