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文学风继续吹 方然夫妇功成身退 黄明恭接手《赤道风》

方然(左)与芊华30多年坚持出版《赤道风》(艾禺摄影)。
方然(左)与芊华30多年坚持出版《赤道风》(艾禺摄影)。

字体大小:

本地文学界都知道,作家方然和芊华夫妇多年来一直守护着文学杂志《赤道风》,最新一期的《赤道风》正好满100期,两人却宣布将卸下主编与出版的任务,功成身退。

庆幸的是,作家黄明恭医生适时从他们手中接下这文学棒子,决心让这股来自赤道的文学风继续吹下去。

让文学梦延续

17-05-18-now_1_Small.jpg
黄明恭将出任《赤道风》新主编。(档案照片)

黄明恭成立人数不少的编委会,101期的《赤道风》由他担任主编,副主编为语凡和庄永康,其他编委包括岳缘(刘家明)、郑爱强、黄春翰、谭成发、胡建弟、邹文学、冯焕好、连侨思、邓锦铭和余广达。

接手《赤道风》的原因,黄明恭说:“我中学的时候就开始投稿, 常投给《学生文艺》,接手编《赤道风》是想回馈社会, 让年轻一代也热爱文学。”他说:“很多人劝我不要办下去, 但我觉得方然与芊华夫妇的文学梦太美丽了,所以想让它延续下去。”

《赤道风》为四月刊, 一年出版三期。黄明恭说,101期征稿时,原担心收不到稿件,很快地就收到作家们和学生们的作品,为此他更以感恩的心情接下这文学棒子。

《赤道风》自2008年开始申请国家艺术理事会的出版赞助,后来也得到中华语文文化基金的赞助。黄明恭说,希望《赤道风》能像过去,继续获得艺理会和中华语言文化基金的支持。

机缘巧合的移交

《赤道风》主编方然及出版人芊华过去受访时说了当年出版这本文学杂志的经过。1986年初,原《热带文艺》的其中六名编委羊涌、史英、冬琴、黎声、流军、长谣,决定另搞一份杂志,找上方然,于是组成七人编委,并以芊华的名义注册赤道风出版社,1986年4月间《赤道风》创刊号正式出版。配合创刊还联办小说座谈会、小说讲习班及诗歌座谈会。

两年后,《赤道风》出版八期,编委因意见不同,先后离去。最终坚持下来的是方然。第九期开始,《赤道风》由方然与芊华接手,芊华继续负责打字与排版等编务,并增设以学生为对象的“新文荟”(后改称“青少坊”),走入校园,增加销量。两夫妻就这样相互扶持,持续出版了100期。

芊华形容,这次的移交是“机缘巧合的移交”。她说:“多年前,曾有人闻风,愿出高价收购《赤道风》,我们没有答应。现在在机缘巧合下,要移交《赤道风》,最多人问的是,对方有没有给转手费?我们说没有。在我们单纯的世界里,想到的是文化传承,从没想到钱。在问者的眼光里,读出了‘傻’!”

芊华说:“也许真的是缘分。我的原名黄明贞,找来的接手人叫黄明恭,方然原名林国平,找来的副主编语凡原名曾国平,在寻寻觅觅中仿佛就是注定的缘分。据说,在新华文坛上还没有一份民间杂志,可以通过移交方式获得传承,《赤道风》算是异类吧。”

芊华把《赤道风》喻为她和方然“30几年养大的孩子”。她说:“送出去是非常不舍,千言万语的复杂心情难以诉说,难过是难免的。我们对黄明恭医生其实是陌生的,对他的团队并不了解,虽然他们都很知名。由于牵线人是几十年好友,就相信他的眼光。”

不舍之余,芊华对未来的《赤道风》充满期待:“有些经历和经验无法复制,过去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他们不是五分钟热情,善待‘孩子’,把杂志做得更出色。”

担心找不到接班人

17-05-18-now_3_Small.jpg
第100期《赤道风》封面。

方然谦称,这次的移交“谈不上什么‘功成’身退,只是想转换一下环境。”他透露,《赤道风》庆祝25周年之后,他就开始有隐退之念。

他说:“当时一直在担心找不到接班人。但这种事急不来,遂一年拖过一年。岁月无情,加上老、病,于是,开始努力物色,托朋友帮寻。最近,总算在一次偶然的集会上,有文友介绍黄明恭医生,他也是写作人,算是合我心意;过后彼此面谈,这回成功了。”

说到《赤道风》移交的感想,方然说:“毕竟是耗30几年的青春才维持到100的完美境界,不舍之情当然难免,只是机会难逢;又预知除黄明恭之外,其他编辑成员大多也资历不浅。虽然我们之间的生活经历不同,思维理念也未必契合,但我拿得起放得下,再怎么也得让别人试着做,往后如何发展,已经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总之寄望移交后,大家好自为之。”

十团体向方然与芊华致敬

本地十个文学、文化团体,将于5月20日晚联合主办“向方然与芊华致敬暨赤道风100发布会”,十个团体包括赤道风出版社、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锡山文艺中心、书写文学协会、当代艺术研究会、五月诗社、南洋诗社、热带文学艺术俱乐部与大士文艺促进会。

方然说:“这次正好碰上《赤道风》第100期出版在即,有文友建议不如搞个纪念仪式。这事不知怎的,让作协会长林得楠知道,自告奋勇提出筹备这个活动。正所谓盛情难却,我也就不再推辞。”

林得楠说:“方然和芊华是多做少说,甚至难得见他们说话的耕耘者,他们对新华文学也似乎没有什么要求,也不太在乎外来不太正面的看法;他们默默耕耘数十年,几乎耗尽积蓄,创造新华文学期刊出版超过100期的佳绩,为新华文学留下丰富的文本。”

说到致敬活动与发布会,林得楠说,“我认为其意义不单是致敬和发布,也有承先启后的象征。我们希望更多社会人士或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轻一代,正面看待文学团体的努力耕耘及他们对新华文学的贡献,更主动接触和了解文学团体,放下‘文学团体是山头’的成见。”

林得楠也宣布:“配合十个文学与文化团体第一次联办活动,我们将为新华文学与文化活动创建共享脸书主页“新华文讯”,让各个文学与文化团体在同一平台分享各自的文学与文化活动,也方便更多文学文化爱好者在同一个平台获取各种资讯,扩大新华文学与文化资讯的覆盖率。”

向方然与芊华致敬

暨赤道风100发布会 日期:5月20日(星期日) 时间:晚上7时至9时 地点:国家图书馆16楼观景阁 联系:contact@singaporewriters.org.sg 线上报名:https://goo.gl/forms/dSGfaRG9uo3wZ4bi1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