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年轻人写作提供养分

字体大小:

为期六天的第一​届​​早报文学节邀来​两岸三地和新马

共1​8​位作家做分享,吸引了不少对文学感兴趣的

年轻人出席。与作家近距离接触后,让他们获益匪浅。

“早报文学节”快到尾声,今晚本地资深作家英培安、谢清与孙爱玲将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明天语文特选课程的写作营则将迎来诗人周德成与牛油小生,和学生一起涂鸦报纸,创作新诗。

文学是不分年龄的。

新加坡虽然因为特殊的母语教育环境,母语文学相关活动总给人与年轻一代越走越远的印象,但在“早报文学节”的活动上,还是能看见许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当中有土生土长的,有第一代也有第二代移民,构成本地华文文学全新的年轻受众群。

重燃写作想望

刘蔚然(26岁,软件工程师)和女友罗伊琳(26岁,会计师)在莱佛士坊看见早报文学节的广告得知活动消息。

刘蔚然来自中国四川,罗伊琳来自湖北,两人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在本地工作生活。少年时代对写作充满热情,但因为课业压力搁笔,这次参与早报文学节活动,听了迟子建、格非与英培安的演讲,再次点燃两人写作的想望。

格非分享了布洛斯基写的一个小故事:在纳粹集中营里人们排队走入毒气室,一个挨着一个走向死亡,只有一个小女孩捧着诗集在阅读。格非问:大家都走入死亡,读诗还有意义吗?接着他解答说:可是布洛斯基告诉我们,读诗的那个时刻,就是全部意义。

这个故事感动了刘蔚然,他也在讲座现场给格非提问。

刘蔚然说:“听了老师的分享,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完全理解,但我想要把原文找出来好好读一读。参与活动,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能够看见作家对待文学的态度。”

罗伊琳则是格非与迟子建的读者,见到作家本尊,她发现迟子建蛮内向的,而格非的哲学体系非常坚实。

她希望除了早报文学节与每年11月的作家节之外,本地还能有更多文学活动,活动能刺激本土文学的发展。

刚到新加坡工作半年的刘小真(24岁,会计师)听了英培安的演讲之后,决定今晚再去听英培安与谢清、孙爱玲的对谈。

刘小真形容,当她得知新加坡举办早报文学节这样的活动,“完全震惊”,也非常高兴。来自福建的她说,要在中国大陆参与作家演讲,那是要一层一层到城市里去,要提问更是困难。所以出席讲座时,她都认真写了笔记。

文学节讲座“很亲民”

刘小真觉得早报文学节“很亲民”,作家与读者之间能够直接而真诚地交流。

初到新加坡,刘小真不熟悉新华文学作品,不过亲睹英培安魅力之后,她打算找英培安作品来细读。此外,格非对她提问的解答也让她获益很深。

当时有几名观众提问关于写作者经验匮乏的问题,格非如此解答:写作要寻找陌生的自己,把经验对象化,同时要尊重你笔下的人物。

刘小真说,新加坡发展如此迅速,关于人性的变化,一定是个丰富的书写题材,加上中西方文化交融,绝对是文学艺术的沃土。

在马来西亚作家曾翎龙与梁靖芬的对谈活动上,还有来自新山的年轻人下班后特地驱车过关卡赶来。

现居新山的文学爱好者郑家瀚(26岁)说,这是难得的文学活动,他个人很喜欢曾翎龙的诗作,因此想来现场听听对方的写诗理念。他曾参加过一个马来西亚文学奖比赛,曾翎龙是评审之一。这次最大的收获,郑家瀚觉得是见到两位作家的风采,同时了解到他们的阅读取向。

此外,郑家瀚也出席了林少华星期六(26日)在书展的公开演讲,他期待每年都可以到新加坡参加文学活动。

建议办创作工作坊

爱好写作的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大二生黄慧莹(21岁)与姚智升(21岁)出席聆听他们感兴趣的马华文学课题。

黄慧莹说,南大中文系设有新华文学课,但马华文学着墨不多,这样的活动弥补了知识的不足。

她期待早报文学节未来可以增设创作工作坊,教导年轻写手文学技巧,此外也希望文学节加入更多本土议题,因为她发现课堂上新加坡同学创作的作品都较少触及本土历史。

喜欢写诗的姚智升听了曾翎龙的谈话后也大有斩获。

曾翎龙、梁靖芬席间谈及年轻世代投稿平台的转变,对此姚智升认为,平面报纸与网络平台应该更紧密结合,发挥个别优势。黄慧莹则建议联合早报《文艺城》效仿马来西亚的《文艺春秋》,把版面上载社交媒体,这样年轻人投稿后马上可以在自己的平台分享,扩大传播。

20180530.fk_.d_Small.jpg
杨静慧(左)听完演讲,赶紧捧书请她的学术偶像朱耀伟教授签名。(陈宇昕摄)

另一边厢,在香港浸会大学教授朱耀伟的讲座结束后,本地香港文化迷杨静慧(31岁)带了一叠厚厚的朱耀伟著作请他签名。

目前在修读博士学位的杨静慧,曾想要到香港追随朱耀伟钻研香港文化课题,可惜事与愿违,这次早报文学节邀请朱耀伟前来,让她兴奋不已。

此外,杨静慧也很惊喜得知早报文学节邀请格非前来。

“因为格非是非常严肃文学的作家,作品也可说很黑暗。不过这也显示了文学节有品味。此外中港台新马作家面面俱到,几乎就是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了。”

杨静慧也说,作家节多语言并重却往往失焦,反观联合早报则能侧重于华语活动,肩负起推广华文文学的责任,所以她期盼早报文学节能长久举办下去。

作家节多语言并重却往往失焦,反观联合早报则能侧重于华语活动,肩负起推广华文文学的责任。——杨静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